摘要:其實,就是沒有政府前些年關豬圈和非洲豬瘟,豬週期也會到來,誰也沒能憑一己之力摸到需求量並管好供應量,讓價格一直不動。但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雖然政府鼓勵大家養豬,但非洲豬瘟的問題解決不了,豬圈“團滅”的事兒或許還會發生,這個損失對於養殖戶來說就太慘烈了。

原標題:平常心看待豬週期

來源:證券時報

平素人們不大留意豬肉,太普遍太家常了,但當豬肉價格猛躥之後,又覺得豬可愛起來。

這段時間,政府急消費者之所急,要求着力提升銷區生豬穩產保供水平。養殖戶也挺着急,急的是趕緊上規模多賺錢。豬不夠了,能繁育的母豬更稀缺,估計漲幅要超過豬肉好多。但是,對待豬週期這件事,其實大家都可以更平常心一些。

關於這波豬肉價格上漲,原因衆所周知。突發的非洲豬瘟,兇猛之勢歷史罕見,這種情況下養豬風險太大。此外,近年有些省份開展的關豬圈活動過於“一刀切”,導致存欄量下降,也是原因之一。

傳統豬肉消費大省不養豬了,豬圈挪到了玉米集中的東北,被稱爲“南豬北養”。東北玉米比南方便宜兩成左右,因此在東北養豬成本更低。但是,成年豬的運輸成本是否比運輸玉米便宜?如果做成冷鮮肉,冷鏈物流的成本比運玉米肯定也要高上不少。因此,這一做法難以面對市場的考驗,不具備可持續性。

如今,在政府的鼓勵下,南方那些被搬走的豬圈可以搬回來了。但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雖然政府鼓勵大家養豬,但非洲豬瘟的問題解決不了,豬圈“團滅”的事兒或許還會發生,這個損失對於養殖戶來說就太慘烈了。當前應該將控制非洲豬瘟放在更優先位置。

近些年豬週期一般是三年,一年賠,一年微盈,一年賺。其實,就是沒有政府前些年關豬圈和非洲豬瘟,豬週期也會到來,誰也沒能憑一己之力摸到需求量並管好供應量,讓價格一直不動。大家可以更平常心看待此事,政府和民衆都不要太着急,價格漲了少喫一點豬肉就好,豬企已在急匆匆上規模了,價格自然會回落;符合復產條件的豬圈復產就好,也不用特別鼓勵,本來養豬場不收稅,就是鼓勵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