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青岛大学的两年,闻一多开了“中国文学史”、“唐诗”、“名著选读”、“英诗入门”等课,同时对《楚辞》、《诗经》等中国古代文学下了很大功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二、诗人闻一多。

我们最早知晓闻一多,是在中学课本里,那慷慨激昂的《最后一次演讲》,曾经令学生时代的我们无比激动。但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十分了解闻一多,只是把他当作一个“斗士”来敬仰。民主斗士固然不假,但那只是后来的闻一多。纵观其一生,闻一多既是诗人,也是学者,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才子。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湖北浠水人。现代诗人、学者。曾留学美国学习文学、美术。早年参加新月社,为该社主要成员,著有诗集《红烛》、《死水》等,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他主张新诗格律化,讲求“节的匀称,句的均齐”。后来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在《诗经》、《楚辞》、《周易》的研究中取得很大成就。先后在青岛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抗战期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一、好学闻一多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黄冈市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就喜欢读书,特别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5岁入私塾启蒙,和他一起读私塾的小朋友都好玩,他却不大爱玩,而喜欢坐在书斋里读他的书。

1912年13岁时以复试鄂籍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在清华度过了10年学子生涯。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

闻一多在清华升入高等科后,尽管功课繁重,他仍制定了一个两年的读诗计划。他在日记中写道:“近决志学诗,读诗自清、明以上,溯魏、汉、先秦。读《别裁》毕,读《明诗综》,次《元诗选》《宋诗选》,次《全唐诗》,次《八代诗选》,期于二年内读毕。”

学校每年放两个月暑假,他必回家度假,一到家就钻进书房闭门读书。放两个月假,就读两个月书。他的书房名“二月庐”。书房桌子上、凳子上、茶几上到处堆的都是书。

湖北的七八月,奇热无比,不做事都汗流浃背,闻一多仍看书不止,有时连吃饭睡觉都忘记了。一听说家里来了客人,吓得赶紧趿拉着鞋东躲西藏,嘴里还不断地埋怨怎么又来打搅人看书!傍晚,光线不足,他就跑到院子里看书。

有一次,闻一多站在天井里借黄昏时的微光看书,一条蜈蚣从他脚面往上爬,别人看见了向他喊叫,他像根本没听见一样。别人跑过来替他把蜈蚣掸到地上踩死,他反而责怪人家打搅他看书。后来,结婚时要举行婚礼,到处不见他的人影,原来他还在“二月庐”里看书。为此,家里人管他叫“书痴”、“书呆子”。

闻一多留学美国,刚到芝加哥美术学院,开学尚有一个多月,他每天没事就拿出《十八家诗钞》等中国书来看,边看边做笔记,不过半个月左右,“蝇头细字,累纸盈寸矣。”第一学期结束前,七门功课除人体写生为“上”外,其余都是“超”。第二学期,功课虽然开始繁难,成绩却是“清一色的超了”。

1923年6月,因各门成绩均佳,闻一多获得了美国教育界给学生的最高褒奖——优等名誉奖。闻一多在给父母兄弟的家书中,也多次提到留美的学习状况:“男每日早入学,晚回寓,尚有时间究文学。”

五四运动爆发后,闻一多的父母担心他留在学校的安全。1919年5月17日闻一多给父母的家书中这样安慰父母:“本年又拟稍有著作,校中图书馆可以参览,亦一便也。男每年辄有此意,非有他故,无非欲多读书,多做事,且得与朋友共处,稍得切磋之益也。”

1932年秋,他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爆发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迁往湖南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他到临大任教。

1938年2月,闻一多参加临大学生“湘黔滇旅行团”,一路跋山涉水步行3500华里,采集民谣、民歌,创造出许多描绘祖国壮丽山河风景画。临大迁到昆明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闻一多继续在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二、诗人闻一多

闻一多首先以独具特色的诗人闻名于世。他诗作的数量并不算多,但却以感情深厚、艺术精美见长。他的诗在内容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极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表现出深沉、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

早在清华学生时代所作的《李白之死》、《红荷之魂》等诗中,成功地运用中国传统的诗歌题材和形象词汇歌唱他心中的理想与爱情;留美时期写下的《太阳吟》、《洗衣歌》、《孤雁》、《忆菊》等名篇,表现了他对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和对祖国的思念。

回国初期的诗作《祈祷》、《爱国心》、《一句话》、《我是中国人》、《七子之歌》等,用炽热的情感,完整的意象,和谐的音律,表现了诗人的民族自豪感。闻一多的这些诗篇发展了屈原、杜甫创作中爱国主义传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以及社会批判的性质。

《死水》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对当时统治环境的愤懑之情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这首诗每节押韵,读起来节奏分明,音韵铿锵;外形方正整齐,形成均衡美、对称美;注意挖掘语言的色彩感,构成美丑迥异、富有暗示性的画面。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在1925年三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有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其中《澳门》、《香港》、《台湾》三首诗选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在新诗形式上,闻一多既善于吸收西方诗歌音节体式的长处,又注意保留中国古典诗歌的格律的传统,提出了一套创造新格律诗的理论,主张新诗应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闻一多所倡导的新格律诗理论,和独树一帜的诗歌创作,影响了为数众多的诗人,并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新格律诗派,在新诗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三、学者闻一多

1928年,故乡的武汉大学聘请闻一多任中文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是闻一多从诗人到学者的转折点。闻一多到武汉大学之后,开始有机会全力以赴研究和讲授中国古代文学。

在武大两年,闻一多的主要学术成果是《庄子》和《杜少陵年谱会笺》,二者他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庄子》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庄子的行踪和文学成就,郭沫若说该文是对庄子的“最高礼赞”。

1930年6月闻一多辞去武大的工作,然后接受聘请来到了刚刚筹建的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在青岛大学的两年,闻一多开了“中国文学史”、“唐诗”、“名著选读”、“英诗入门”等课,同时对《楚辞》、《诗经》等中国古代文学下了很大功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他除继承清代文人运用音韵训诂的治学方法外,又借鉴西方科学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弗洛伊德的分析方法来解剖、诠释《诗经》,对《诗经》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梁实秋说他“指示出一个崭新的研究方法”,并说他用这种方法研究《诗经》写出的文章,是“划时代的作品”。

1932年暑假后,闻一多最终回到热爱的清华,任教于中国文学系。闻一多在清华当教授期间教的是古典文学,教授过《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国学要籍》、《中国古代神话》等课。这段时间虽然不太长,但闻一多治学成果累累,发表了《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诗新台鸿字说》等多篇非常有价值的论文。此外《楚辞校补》也是这个时期开始下手的。

七七事变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南开大学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安置在离长沙百余里的南岳衡山脚下,生活条件极差,但是闻一多依然把精力投入到教学和学术研究上。

著名学者钱穆当时曾与闻一多同住一室,他在《师友杂忆》中说:“室中一长桌,入夜,一多自燃一灯置其座位前。时一多方勤读《诗经》《楚辞》,遇新见解,分撰成篇,一人在灯下默坐撰写。”

四、才艺闻一多

戏剧方面:闻一多多才多艺,在戏剧方面最早显示出其才华。学校里一些爱好戏剧的同学成立了一个专门演戏的组织,最初叫“游艺社”,后来改名“新剧社”。闻一多先是任副社长,后来任编演部总经理。闻一多戏剧方面有文字记载正式获奖的就有两次:一是《革命军》,一是《蓬莱会》。

闻一多留学美国时,在纽约和赵太侔、熊佛西、余上沅等一批热心戏剧的朋友,排演用英语演出的中国戏。第一场演出《牛郎织女》,效果不错。第二场剧是《杨贵妃》,也引起轰动。

美术方面:闻一多在家乡时就特别爱好美术,到清华之后经过美籍图画教师的点化,炭画和水彩画都很有长进。中等科时,他的水彩画被人称赞为“善露阳光,有灿烂晴日之景象”。1915年6月,清华三育成绩评比,闻一多的图画被评为本级第一。有的作品还被选送到巴拿马博览会去参展。

清华高等科没有美术课,闻一多就和几位爱好者于1919年9月组织起了“美术社”,其成员后来扩大到包括梁思成、高士其等几十人。毕业时,绘画这个课余爱好还成了闻一多留美时唯一的选项。

闻一多在美国留学第二学年,就到了珂泉的科罗拉多大学,梁实秋入英语系,闻一多入艺术系。毕业时学校举行成绩展览,他的作品名列前茅。地方报纸赞扬说:“中国青年美术家占展览会中重要部分。”

闻一多的美术天才不是天生的,他绘画也和读书一样专心、投入。梁实秋说他不动笔则已,一动笔则全神贯注,不眠不食如中疯魔,不完成不罢休。还说:“他头发养得很长,披散在颈后,黑领结,那一件画室披衣,东一块红,西一块绿,水渍油痕,到处皆是,揩鼻涕,抹桌子,擦手,御雨,全是它。一个十足的画家。”

篆刻方面:1927年政局不稳,闻一多“失业”了,闲居在潘光旦家,以写诗、绘画、刻印、游西湖消磨时间,后来出版的《死水》差不多一半是这个时期的作品。绘画,主要是为徐志摩、梁实秋、潘光旦等朋友的书画画封面和插图。篆刻是新练出来的手艺。留美时他上过雕刻课,干起来兴趣越来越浓。

1927年8月25日,闻一多给老朋友饶梦侃写信说:“说来真是笑话。绘画本是我的原配夫人,海外归来,逡巡两载,发妻背世,诗升正室。最近又置了一个妙龄姬人——篆刻是也。似玉精神,如花面貌,亮能宠擅专房,遂使诗夫人顿兴弃扇之悲。”

五、生活闻一多

生活上,闻一多是一个家庭观念极重的人,对家庭有非常强的责任感。

留美之前,闻一多遵父母之命,完成了自己的婚姻,从此时时不忘肩负的家庭责任。在美国,他急于出版自己的诗集《红烛》,除了早日在文坛上立足,另一个原因,就是想通过出版诗集能在经济上有所收益,对家中行应尽的义务。他对梁实秋说:“世上最美妙的音乐享受,莫过于在午间醒来,静听妻室儿女在自己身旁之轻轻的停匀的鼾息声。”

抗战之后,闻一多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他和清华同仁先后在长沙、南岳、昆明授课,一路之上,闻一多都惦记着家里,不忘给妻子汇报在外的生活状况,还有收入情况。

进入20世纪40年代,随着物价暴涨,大学教授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闻一多全家的生活渐渐陷入困顿。八个孩子,加上妻子和佣人赵妈,都要靠闻一多的收入来养活,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为了节省开支,家中食用的面粉不得不靠买来小麦自磨自筛。闻一多还主动戒茶,纸烟也不得不改成自制的旱烟叶卷。即使这样,还是月月向学校透支或向友人借债,家中的东西也几乎全都分批寄卖,甚至连闻一多从北平带去的几部线装书,也不得不忍痛卖给了清华大学的图书馆。

为了摆脱这样凄凉的处境,闻一多不得不一再增加劳动强度。兼课、写文章、做报告,昼夜不停,后来又从事篆刻养家糊口。对此,梁实秋这样感叹:“文人不得已而鬻印,亦可慨已!然而一多的脊背弯了,手指破了,内心闷积上股怨气,再加上各种各样的环境的因素,以至于成了‘千古文章未尽才’。” 这样的闻一多实在可敬可佩可爱,真性情人也!

六、投身革命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闻一多随校迁往昆明,任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后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毅然抛弃文化救亡的幻想,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

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国民党当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惨案真相,号召“未死的战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

1946年6月29日,民盟云南支部举行社会各界招待会,他在会上宣布民盟决心响应中共的号召,坚持“民主团结、和平建国”的立场,号召“各界朋友们亲密地携起手来,共同为反内战、争民主,坚持到底!”

七、枪杀遇难

1946年7月11日,民盟负责人、著名社会教育家、当年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当即通电全国,控诉反动派的罪行。他为《学生报》的《李公朴先生死难专号》题词:“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来!”。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主持人为了他的安全,没有安排他发言。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并握拳宣誓说:“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当天下午,他主持《民主周刊》社的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散会后,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结语

闻一多不仅是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他是五四运动之后非常杰出的作家。闻一多的成就,并不限于新诗创作与提倡新格律诗理论,他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及古代文化研究领域的开拓性贡献。

后来他走出书斋,投身民主运动,能够具有那样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样是与他在新诗创作,以及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分不开的。他的被杀我们除了愤怒,还有痛惜,这实在是中国文坛的一大损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