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珙县一35周孕妇胎盘早剥,剥离面已经达到1/3,并有轻度失血性贫血。关键时刻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因抢救及时母子平安目前已康复出院。

2018年10月16日晚上9时20分,洛表少数民族中心卫生院接到宜宾市120急救通知,从王家到到洛表途中已到三中门口车上有一产妇出现异常,产妇大出血,疼痛难忍;考虑到洛表少数民族卫生院的组织出诊时间与产妇到达医院时间相等,即安排该院接收。收到通知后,该院立即组织妇产科、彩超室、心电图、检验科人员就位,9时26分产妇达到医院。

与此同时,该院已启动紧急抢救流程,成立由院长为总指挥,妇产科四名医生,四个护士,以及具有丰富外科经验的医师一名,麻醉科两名医生,外围联络员一名的抢救领导小组,投入患者的抢救工作。

由于早产儿在胎盘早剥以及手术过程存在的风险性,该院业务副院长、院长亲自与患者家属沟通,并将医院目前采取的一系列应急措施告知家属,得到患者家属的理解认同,开展手术。

另一方面为防止术中大出血交叉合血,准备应急输血;晚上十点半在珙县中医院妇产科主任远程指挥下成功顺利完成剖宫产,早产儿评分达到8分。考虑该院目前对新生儿的救治条件不足,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当即利用中医院救护车将母子一并转珙县中医院治疗。

作为本次事件的组织指挥者——洛表少数民族中心卫生院,院方表示:历经该事件的全过程,深感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势在必行,深感要缓解医患信任危机作为医院方必须以“不忘初心,一切为了人民;不忘救死扶伤的宗旨”。

事后追踪,产妇平安,早产儿转中医院后因病情加重转宜宾二医院治疗目前平稳。10月21日家属到洛表少数民族中心卫生院完善结算手续,共计产生费用一千三百多元,报销后自付三百多元。

医院救死扶伤与医患信任危机在本次事件中得到完美注释。救治前、救治中、救治后的沟通获得患方的理解是关键;而患方的信任是医疗紧急救治顺利实施的核心。医患信任危机的缓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才可能推进卫生事业的发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