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靈山莊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莊子裏有百十戶人家;莊西頭有座大山,老話說靠山喫山,靠水喫水;靈山村民世代以此爲本,劈柴打獵,偶爾採些野果,或者是些草藥。雖不富裕,但能維持生存。

卻說靈山莊有個獵戶,叫劉大憨,名如其人,年輕時做事傻,經常是一人喫飽,全家不餓。不知道劉大憨是走運還是怎麼,人到四十五歲娶了個寡婦做媳婦。

原想是老來作伴,有人噓寒問暖,也好過孤苦一生。卻沒想劉大憨寶刀未老,過門的媳婦竟懷上了。第二年開春,劉大憨家誕下了一個大白胖小子,足八斤二兩,劉大憨撒歡似的在村裏大喊跑了兩圈。

劉大憨老來得子,不勝歡喜,原是封弓不再打獵的他,重操舊業,每隔幾天進出大山,設陷打獵。劉大憨是個老獵手,不到一年時間,豐獲厚報,家裏物件換了一個樣,衣食不缺,不僅兒子李壯茁壯成長,劉大憨媳婦臉上的肉亦是厚了不少。

這日,天剛浮起一絲魚肚白,劉大憨早早醒來,整裝待發,他家媳婦卻起了牀,輕聲喊道,“當家的,還要上山嗎?咱們家已經夠好了,不必再去山上冒險了。等孩子在長大些,我織布,你砍柴,咱們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吧!”

劉大憨看了眼她,和牀上仍熟睡的孩子,臉上露出絲幸福的笑容,點頭道,“這不是想趁着手腳麻利,給你娘倆多存下幾個錢,後面的日子,要是我不在了,你們也能好過些。”說罷,劉大憨不由嘆氣。女人聞言後,落淚洗臉,用手揉了揉,說道,“當家的,上山要小心,我們娘倆還得等你回來喫飯呢!”

劉大憨笑了笑,拜別媳婦,獨自兒上山去。一路上,翻看前些天做的陷阱,這一看竟意外有些收穫。一竹籠子裏,關了三隻嗷嗷待哺的小狼崽,看皮毛光澤,是上佳品相,賣給鎮子裏的商人,定是個好價錢,也夠自己一家人的用度了。

當他人邁步上前時,忽地,林中竄出一隻母狼守在了籠邊,朝着劉大憨,呲牙咧嘴。小狼崽見自家狼母的到來,頓嗷嗷大叫,無奈籠子做得紮實,母狼合咬十幾口,依舊沒能咬破它,救出孩子。劉大憨眼急手快,瞬間拉弓,一聲空響。原想會嚇退母狼,哪料母狼未退一步,轉身望向劉大憨,匍匐趴下,兩眼泛淚,像是向劉大憨跪地求饒。縱是狩獵多年的老獵戶,也未見過此景,一下子,心中犯難,該下該下手?

廣告

查看詳情

忽然,腦海裏想起家中媳婦兒子,對比眼前的場景,沉吟半晌,嘆了氣道:“你也是可憐的母親,罷了罷了。”言畢,劉大憨小心翼翼地上前,欲打開籠子放生,又恐母狼誤會。幸那狼倒亦聰明,看到獵戶心軟,退了開去,重獲自由的小狼跑到母狼身旁,母狼看了劉大憨一眼後,帶着小狼往山林深處行去。

劉大憨鬆了口氣,沒了打獵興趣,早早歸家;回至家中,看着媳婦護住小兒學步,心中全是滿滿的幸福感,心情更加順暢。

自這事後,李大憨不再打獵,每隔幾日上山挖參尋草,或砍些樹木做些傢俱販賣。一日,劉大憨上山時,山中氣氛比之往時寂靜,往日採藥間,偶爾可見的小動物,今天竟然全匿跡不見。

劉大憨突然心悸,忽想起舊事,不由叫了一聲不好。待欲要逃時,林中響起了吼叫聲,卻是這些年已罕見的黑瞎子,此物動作迅猛,不似那憨厚的樣子,劉大憨沒來及跑,背後傳來巨力,便被一下打倒在地。劉大憨背部劇痛,不由得心襯道:我命休矣,只是可憐家中那好媳婦和孩子。

也許該是他命不該絕,林裏狼聲起伏,黑瞎子剛走進劉大憨,三隻肌肉結實的公狼飛出,撕扯混戰着黑熊,場面激烈。三狼進退配合,黑熊僵持不下,嚇破了膽兒,溜跑了去。劉大憨心有慼慼間,一隻老母狼走來,朝他點了點頭,後帶着三隻狼,不見了蹤影。

恍惚間,劉大憨已被救回一命,想起當年母狼和三隻小狼的熟悉背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