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企業財務到國家審計,跳槽之後,人生的路越來越廣闊了~

前天被人分享了一個雞湯公衆號,號裏推送的一篇文章讓AA姐陷入了沉思,標題是《千萬別因爲錢跳槽》。

AA姐愣了一會,不爲錢爲什麼?

這世界上,真的有不爲錢而上班的人嗎。或許有,比如爲了理想,但高頓AA姐也知道,對更多人來說理想就是不上班。

不過仔細一想,還真想起這麼一個朋友,爲了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曾經跳槽兩次,薪水不僅沒增加,還變少了。

以下來自這位朋友的分享。

第一次進入職場,我慌了

第一份工作:財務會計

薪資:5k

找第一份工作時正處在迷茫期。

雖然學的是會計學專業,但並沒有想好畢業後從事什麼工作,最後秋招都快結束時,我投了一份企業財務的工作,幾天後,接到了邀請面試的電話。

企業財務是財務人最常見的職業選擇,爲什麼,因爲當時的我認爲:做會計真的是財務領域最輕鬆的工作。

雖然網絡段子經常形容會計們加班晚,掉頭髮,但事實上每個月只是月初月末那幾天工作量會大一些,平時基本沒什麼具體任務。

所以,對於第一份工作我想說的是,這是一份會讓人“廢掉”的工作。

所謂廢掉,就是讓人失去改變現狀的願望和能力,財務做久了,真的很容易享受其中,放慢自己的生活步調。

雖然說都知道拿下CPA可以加薪升職,但是可以明顯看到,那些準備考CPA的財務人在考證上都非常佛系,複習也不緊不慢,我見過一個連續考了6年還沒拿證的老員工。

我自己也考了CPA,在做財務的第一年我就準備轉行,但我知道社招的嚴苛,沒有證書根本毫無勝算,所以,我逼着自己在兩年內拿下了CPA。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發現考CPA的人羣中,最投入,考證速度最快的,還是那羣在四大工作的審計師們。

我覺得,是高壓力的工作環境,讓他們養成了最高效的學習習慣。在那之後,我就打定主意,下一份工作要去四大。

四大讓我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

第二份工作:四大審計師

薪資:12k

進四大並不容易,首先我的本科學校是一所普通財經院校,在學歷上優勢不明顯,同時我的第一份工作跟審計關係不大,所以再次困難重重。

最後我想到了手中的CPA,利用CPA,我可以再拿下一張國際高端財會證書ACCA,這樣等於擁有了財會領域的頂尖雙證,勝算大了很多。

根據ACCA官方規定,持有CPA後,可以免試ACCA中的前9科,只需要再考5科,所以我在一年內就實現了雙證。

(點擊圖片,瞭解一下ACCA免試)

之後,也順利依靠雙證拿到了德勤的審計師offer。

審計師的工作讓我看到了的更廣闊的財務視野,相對來說,財務會計更像是一門手藝,每天算算賬,做好報表就行,而審計就不一樣了,審計的工作不僅僅包含賬務,還有評估。

在給一家企業做IPO項目時,涉及的領域除了財務,還有金融,諮詢等,對審計師的要求很高,同時在參與項目時也能感到非常充實。

做了審計之後,我才第一次對一家企業的財務狀況有了直觀的感受,也是第一次將眼界放到了整個行業。在做審計師的過程中,我才第一次體驗到了傳說中的“成就感”。

當我決定進入審計局

第三份工作:審計局

薪資:10k

某天偶然中看到了一條本市審計局招聘的信息,當時只是有點心動,幾天後果斷投了簡歷。

我爲什麼要跳槽進入體制內呢,有兩個原因。

第一,四大審計師的工作雖然能給我成就感,但是實在太忙了。

在四大工作久了,效果和在企業財務部上班相反,後者是太閒了,前者是太忙。

過於悠閒會讓人喪失進取心,過於忙碌則會佔用個人時間,讓人沒有時間調整狀態,而我是一個非常需要獨處的人。

爲了獨處的時間,我甚至願意放棄部分工資。

第二,我忽然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那就是在審計機構上班。

審計機關的工作,簡而言之,就是對本市所有審計機構的管理,其中當然包括四大這樣的第三方機構。

此外,審計機關還需要負責本地區政府機關的財務審計工作,監督本地區的企業財務狀況。

我覺得,雖然跳了兩次槽,過程很曲折,但最後還是找到了自己真正適合的工作,很幸運。

本文由高頓ACCA(gaodunacca)原創編輯,作者:一川。高頓財經簽約作者,留美海龜,財經老鳥,左手逗貓,右手寫稿。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授權,歡迎更多讀者或媒體投稿合作,如有異議,回覆本微信。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