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愛犬,犬生前能給你解悶,殊不知死後或許也在心繫故主。

今天講個“義犬附魂”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清朝乾隆年間。

北京城四合院裏住着一位常姑娘,長得十分漂亮,喜歡養狗。她有一條叫花兒的小狗,形影不離。

義犬

一年攜犬出遊,由於玩得太盡興,天完纔回來,路上已經沒大有人了。姑娘走過一座亭子,聽到陣陣喧鬧聲,原來有三個惡少在此喝酒吵鬧。故事和大家想的一樣:三惡少發現左右無人,就先用瘋話調戲,而後動手動腳,再要爭着親嘴。姑娘流淚遮攔,力不能拒。

這是愛犬花兒見主人受辱,呲牙咆哮,衝向前撕咬一惡少的小腿。惡少勃然大怒,搬起路邊的一塊大石頭,扔向花兒;花兒躲閃不及,腦漿迸裂,死於樹下。

其他兩個惡少一見,更加肆無忌憚,解下姑娘的腰帶,捆住手腳,眼見就要得逞。忽然從樹林子裏竄出條癩皮狗,一口咬住其中一位的腎囊,“兩子齊落”,血流滿地。

“兩惡少大駭,擁傷者歸”。“隨後行人過”,幫姑娘解開繩索,“始得歸家”。

姑娘心中感激花兒捨身救主,第二天抱回它的屍體,修得一座“義犬冢”。也許是心有所念,當晚姑娘做了一夢,夢中花兒對她說,“犬受主人恩,正欲圖報,而被兇人打死。一靈不昧,附魂於豆腐店癩狗身上,終殺一賊。犬雖死,犬心安矣。”說完,哀號而去。

姑娘醒來,淚溼枕巾。天亮到豆腐店一看,那條癩皮狗果然臥在那裏。詢問這條狗,店主人說:“這條狗又老又病,整天病怏怏的,可是從不咬人。昨天回家,不知道怎麼回事,滿嘴是血。”

告與官府,得知受傷惡少到家不久就死了。

一條狗都是這麼有情有義,真令當下一些人汗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