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60秒內,全球就能賣出100萬個塑料瓶,200萬個塑料袋。然而,這些急速增加的塑料要等1000多年才能降解。

等不及降解,它們很快就會碎裂成被稱爲“微塑料”的微小碎片,無處不在:海平面以下四五公里,極圈的海冰裏。水龍頭裏,魚類體內,甚至你桌上的啤酒和鹽罐裏......因爲它已經被證實發現在了人體內。

據外媒報道,10月22日,在維也納舉行的一場學會上發佈了一項新研究:首次確認,人體內發現了多達9中不同種類的微塑料。

“塑料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人類以太多方式暴露在塑料中,但我個人根本沒有想到每個樣本都能檢測出微塑料。”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維也納醫藥大學胃腸病學家菲利普·施沃布爾表示,“研究結果令人震驚。”

施沃布爾及其團隊研究人員想確認人體內是否存在任何微塑料。他們從芬蘭、意大利、日本、波蘭、俄羅斯、英國、奧地利和荷蘭8個國家分別選擇了一名志願者。這些年齡33到65歲的志願者,進行了爲期一週的飲食控制,最終提供糞便樣本供研究。

結果,8個樣本均發現了微塑料,而且多達9種不同種類的微塑料,大小從0.05-0.5毫米不等,比頭髮絲還小几倍。其中最常見的爲聚丙烯(PP)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兩者皆爲塑料瓶和瓶蓋的主要成分。

【到底有什麼危害呢?】

微塑料是否對人類造成健康威脅,到底造成什麼程度的威脅目前尚不明確。

研究人員指出,腸道內的微塑料可能影響消化系統的免疫反應,或幫助有毒化學物和病原體的傳播。但鑑於此次研究的樣本量小,很難做太多結論。

不過,據CNN報道,當微塑料進一步分解爲更小的微粒後,很可能被人體循環系統吸收,進而進入人體器官。

倫敦國王學院環境健康科學家斯蒂芬妮·懷特指出,“這些大體積微塑料的更大威脅是,它們是否在人體內留下相關化學污染,並且在人體組織內逐漸累計起來。”

【這些微塑料到底從哪來的?】

“絕大多數實驗參與者都喝瓶裝水,魚類和海產品的食用也比較普遍。”施沃布爾稱,“很可能食物在加工和包裝的各個步驟都受到了微塑料污染。”

不管是食用已經受了污染的食物,或者無意識喫下食品包裝上的微小塑料都可能造成人體內的微塑料污染。一份研究曾預測,經常喫貝類的人每年可喫進1.1萬片微塑料。

施沃布爾強調,人類需要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提高回收再利用。很多國家已經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美國很多城市計劃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及其他一次性塑料製品,今年歐洲議會還投票禁止在化妝品中使用微塑料。但這種程度的努力,被質疑爲杯水車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