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受邀公共藝術裝置的製作,鄭路把小米初期寶貴的前100位用戶的ID名稱融入到作品《小米的100位夢想贊助商》中,這無疑是表達文字之上的感謝和敬意。雲圖邀請本土與國際最具創造的藝術家共同創作戶外藝術作品,打造科技品牌與藝術結合的最精彩案例。

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其他畫作相比,《維特魯威人》(HomoVitruvianus)是特殊的存在:裸體的男人以“十”字形和“火”字形完美鑲嵌在方形與圓形中,顯現出完美比例的男性軀體。

這幅神祕的素描畫卻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簡單。《維特魯威人》取自一本建築學著作裏描述的黃金比例形象,從表面看來,這只是研究人體比例的練筆,但它其實更微妙、更復雜,它是一種深刻的哲學推測,也是一幅理想的自畫像。

The proportions of the human figure (The Vitruvian Man),Leonardo da Vinci

人體的結構和宇宙幾何學在某種程度上相同,其間方形和圓形尤爲重要。古代哲學家、數學家、神祕主義者長久以來一直認爲,這兩個形狀有着奇特的象徵力量——圓形代表宇宙和神性,方形代表塵世和世俗性。將人類放入這兩個圖形之中,宣示着人體就是宇宙,是宇宙的縮影。

數世紀以來,這個被稱爲宇宙縮影的理論,以令人詫異的程度帶動了歐洲宗教、科學、藝術、思想的發展。在15世紀末,達芬奇也被爲它着迷。他推測:如果人體的結構真能反映宇宙的結構,那麼通過比以往任何人都要更仔細地研究人體,也許能看見並理解整個世界。

Self-portrait in red chalk - Leonardo da Vinci

於是在《維特魯威人》中,達芬奇脫去所有衣物,測量自己的身體,從而代表了一種人類永恆的希望:我們應當如何存在於這個廣袤的世界裏。

在浩瀚的歷史間,人類測算出黃金比例,又從簡單的公式數據裏誕生無限多可能,而藝術又用強大的視覺方式總結了這個夢想。

百年後誕生的小米與《維特魯威人》在某個時間點觸碰了。秉承“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的宗旨,從無數的數據裏孕育出顛覆中國手機市場的1999元小米手機,小米用科技引領時代。

2018,小米入駐全新總部園區。在引領中國科技產品潮流的同時,小米也不斷將藝術與設計通過產品傳遞給大衆,“一面科技 一面藝術”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從科技裏挖掘人文需求,改變上億人的生活,小米最後用藝術沉澱自我。

雲圖與小米攜手共同打造“小米園區公共藝術項目”,旨在將小米品牌與藝術融合的形象,成就園區地標與亮點。雲圖邀請本土與國際最具創造的藝術家共同創作戶外藝術作品,打造科技品牌與藝術結合的最精彩案例。

展望被公認爲中國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之一。他的創作植根於自身成長所處的文化背景和對中國傳統的理解,同時也試圖以個人視角詮釋傳統文化在當下的面貌。

《假山石No.157》是藝術家展望自1995年開創的假山石系列作品中的一件。由藝術家親選石料的形狀,並監督每一件作品的製作細節。以原石之態,不鏽鋼制外形造就完全現代化的假山石,佇立於工業文明的大都市中,它給人們帶來了奇妙的物質感以及過去與未來一體,自然與人工一體,變化、毀滅與永恆一體的幻象。

鄭路曾稱自己的代表作品是可以閱讀的雕塑,也稱之爲“讀空”。文字和雕塑結合的實踐,在形態及內容上引發了一種轉寫過程,文本變成文字,文字變成實體覆蓋在形體之上,乃至通過形體將文字轉換成光影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延伸的轉寫過程。這種摹寫的方法也包含着對於源自對中國傳統在當下解讀以及延展的方式。

此次受邀公共藝術裝置的製作,鄭路把小米初期寶貴的前100位用戶的ID名稱融入到作品《小米的100位夢想贊助商》中,這無疑是表達文字之上的感謝和敬意。

雲圖作爲全球視覺文化探索者,堅持多元、先鋒、不取悅的DNA,致力於將藝術與各領域融合。作爲藝術與公衆的連接者,雲圖面向大衆產出最普世也最柔軟的“愛的藝術”的同時,也以“藝術打造商業競爭”的念,服務政府、機構與商業品牌——用藝術浸潤商業,讓品牌更富有人文氣息。

- E N 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