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2657 字 20 图

预计阅读时间: 7 分钟

人们常吐槽:从小听了很多大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人生?

传武人亦如此:师父教了我无数招式和心得,为什么我还是打不过对手?

或许,并不是那些大道理错了,也不是师父的技术过时了,而只是我们没有做好。

——玩君

01

时代变了,传武的练法却没变。

在科技的助推下,属于现代搏击的最明媚的时代正拉开帷幕。

他们的进步如此迅速,那是传武人所不能融入的世界。

历经数百年,传统武术的训练还是老样子,甚至不如往日。

一、训练体系落伍了

传武人推崇苦行僧式的个人修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他们喜欢以自我功力的提升代 替实战的经验积累,以自己身体的“劲道”感觉代 替打击对手的效果反馈,以拳头打出血为荣,以膝肘结下茧为荣,以踢的更高为荣,以劈叉更开为荣,却越来越不重视体能训练,不重视对抗性训练,缺乏系统的计划和控制。

二、训练装备陈旧了

训练器械方面,只有打沙包,插铁砂、打木人桩等传统的训练方式,新器械很少采用,更谈不上创新。甚至像梅花桩那样的传统训练设施也因为占地面积大,训练难度高等原因已经难觅踪影。

训练防护方面,一直是布衣布鞋等传统服装的天下,象征性大于实用性,既不方便,也没有任何防护作用,完全不适合激烈的对抗训练。

三、训练方法走偏了

一是过于看重基本功练习,基本功不过关,就不进行技巧学习。

弓、马、虚、仆、歇,五种基本步伐都很重要;

跳跃、劈叉、踢腿、平衡,哪个练不好都不行;

如此一来,不仅拉长了训练周期,起步阶段的枯燥和辛苦也容易使人失去耐心。

二是过于迷信套路训练,而套路里的招数如何运用到实战里,却很少去摸索。

变幻莫测的步伐在实战中真的能走到对方的背后吗?

站稳都困难的身位在实战中能否躲过对手的进攻呢?

或许练习者自己都不知道。

三是对抗训练过于形式化,认为推手、说手、喂手、听劲等模仿实战的对练就是实战练习。

“点到为止”式的礼貌性切磋逐渐替代了鼻青脸肿的“拳拳到肉”;

“如果你怎样,我会怎样”的口头见招拆招替代了长期艰苦枯燥的反应训练;

长期如此,人们已不知实战为何物。

02

传武要想发展,练法必须改进。

你喜欢岁月静好,而现实却是大江奔流。

现代搏击的先进之处,每个传武人都能看到,与其做梦都害怕被人挑战,为何不师夷长技以制夷呢?

一、效仿现代体育的训练体系

对于现代搏击而言,运动训练早已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从一个运动员的“选苗”到“出道”的六个环节,从技术、战术、协调性、体能到心理的训练,从训练周期管理、负荷监测、赛前减重、状态恢复到伤病治疗和评估,无论是方法手段还是计划控制,早已形成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体系,处处包含着现代科技的成果。

传武完全可以照搬。

二、训练器材要跟上时代发展

一方面,现代搏击的训练器材,只要对传武有益,都可以采用。比如手靶、脚靶、梨球和双头球,又如力量和体能训练器械以及康复医疗设备等。

另一方面,传武和现代搏击毕竟不同,有些现代搏击适用的器材,传武不见得适用, 传武需要的,现代搏击也可能提供不了。

举个沙袋的例子,现代搏击采用缠手带和戴拳套进行手部和腕部的保护,尤其是拳击,如果不使用缠手和拳套,指关节和腕关节极易受伤。而传武不使用缠手带和拳套,平时需要裸拳打沙袋进行拳面的硬度磨练。比如咏春有贴墙靶,这种靶因为没有缓冲空间而不被现代搏击所采用,但却对咏春的寸劲拳来说却非常适合。

再如木人桩,有人说它是最低效的训练器材,既不符合心理学,也不符合训练学。原因是桩太硬,让人不敢太用力,迫使练习者收缩力量去打,形成习惯就会导致攻击效果减弱。但玩君个人却觉着木人桩本来就是练感觉和手臂硬度的,不是用来练重击的,并没有必要舍弃,甚至为了更好的练习对要害部位的打击,还可以升级成假人形状,方便对咽部、眼部、裆部进行重点练习。

这些例子只是打比方,很多传统训练器材都是前辈们在科技并不发达的条件下创造的智慧的结晶,如果不适用也不会流传下来,只是现在科技发展了,或许有了更适合的技术和材料,改与不改,都要慎重。

三、训练方法需要革新

一是打基础与练招式可以同步开展

要摒弃那种基础“不过关”就不能学招术的传统,因为绝大多数招数跟“基础”没有必然联系,少数必须有基础才能学的花哨的招数能否用于实战也要画个问号。事实上,体能、力量、柔韧性、反应和招术对于实战而言都是基础,属于平行关系,为何不能像现代搏击那样同步学习?

或许有人会说你不懂传武就别乱讲,那么形意八卦掌大师张占魁晚年的得意弟子,心会掌的创始人赵道新先生早在三十年前就曾发表过相似的观点,他也不懂传武吗?

二是套路练习必须从华丽转向实用

现在传武套路那种只要好看,只为表演,追求高难,追逐掌声的做法该变一变了。因为只求好看,不追求实战效果的套路训练是打不了实战的,这一点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也被无数人指出过。

三是对练必须敢打真打不YY

功夫最终是要打的, 如何打就应该如何练 。而不能只是“点到为止”,或者礼貌性的配合。因为那样的对练和真正的实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旦遇到真正的挑战,那些貌似恰当的见招拆招,牛到无解的祖传绝技,能把人吓尿的杀人大招,最终都会象空中楼阁一样轰然崩塌。

每每说到传武改革,大家都会笼统的说只需多研究实战,多做实战训练即可。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传武究竟该怎么实战,到现在大家都还没有答案,那又该如何进行实战化训练呢?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无法回避,想要进行创新性研究就必须投入资金,资金又从何而来呢?

玩君心中已有答案,敬请关注本号,我们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