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答啦是《航拍中國》的忠實粉絲,喜歡這個系列的紀錄片,不僅是因爲它拍的“美”,文案“好”,更爲重要的是它有個最大的特點——“航拍”。爲什麼要強調“航拍”呢?因爲我國現在的紀錄片拍攝水平已經很高了,精品高質量的紀錄片有很多,比如《舌尖上的中國》、《超級工程》、《大國崛起》、《互聯網時代》、《華爾街》等等,都是非常好的紀錄片。具體到拍的“美”、文案“好”的自然風光紀錄和人文歷史片,也有《河西走廊》等佳作。《航拍中國》紀錄片的與衆不同之處,就在於“航拍”二字。

正如《航拍中國》的片頭文案所說——你見過什麼樣的中國?……像鳥兒一樣,離開地面,衝上雲霄,結果超乎你的想象,前往平時無法到達的地方,看見專屬於高空的奇觀,俯瞰這片朝夕相處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變了一副模樣……50分鐘的空中旅程,前所未有的極致體驗……和我們一起天際遨遊。

對!我之所以喜歡《航拍中國》,就是因爲這部紀錄片提供了全新的欣賞大地美景的視角,能夠給我從未有過的全新體驗和觀感,這是《航拍中國》的獨特之處、魅力所在,也是《航拍中國》的最大賣點!這些,應該是航拍中國製作團隊自己也非常清楚的。景色拍的美的紀錄片比比皆是,文案好有內涵的紀錄片一抓一大把,不足爲奇!唯有“視角”才能成爲讓航拍中國這個IP脫穎而出、鶴立雞羣、與衆不同、卓爾不羣的獨特定位。

也正因此,地理答啦對《航拍中國》第一季愛不釋手、欲罷不能,在第一季播出後苦苦等待第二季。

然鵝,當《航拍中國》第二季真正播出的時候,我卻發展這部航拍中國有些跑偏了——最大的感覺是《航拍中國》第二季用在拔高價值觀、弘揚主旋律、挖掘歷史文化、抒發愛國情懷上的心思,比用在“航拍”上的心思要多得多,他們甚至都忘了飛機是用來“航拍”的,而不僅僅是用來“拍”的。

所以你會看到,在第二季中有很多的鏡頭,你也知道它是用直升機、無人機拍出來的,但卻完全沒有“像鳥兒一樣”“天際遨遊”的感覺。那些“走街串巷”一樣的畫面,完全沒有上帝俯瞰的“視角”,只要在地面上加一個搖臂、鋪一條滑軌就能拍出來,根本不用航拍。這些鏡頭雖然拍的用心,可以讓人感動,卻完全無法讓人驚豔和震撼。可以說,拍攝者已經偏離了他們自己在片頭文案中想帶給觀衆的那些體驗。

——所以大家不要噴我,認爲地理答啦在吹毛求疵。重申一下,地理答啦並沒有說《航拍中國》質量不好、水平不高,只是說它沒有帶給觀衆“航拍”的體驗,缺少了像鳥兒一樣天際遨遊的快感。

具體到《航拍中國》第二季“廣東篇”,地理答啦覺得它除了以上說的缺乏“航拍”的體驗,在時間和地域分配上,這一集也有些安排失調,整個50分鐘劇情就是——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廣州——韶關清遠湛江江門東莞珠海梅州一筆帶過——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深圳——大部分時間和鏡頭都給了廣州深圳,開玩笑的說這一集完全可以叫《航拍穗深》,哈哈。

當然你可能會說,廣州和深圳是廣東的兩大超級城市,多給一些時間和鏡頭是應該的,即使如此,具體到廣州和深圳的片段,你會發現很多鏡頭都用來介紹高鐵站、大輪船,千城一面的、毫無特色的玻璃幕牆和摩天大樓,甚至拍攝工具還鑽進寫字樓內部拍白領、電腦和格子間,根本沒有去重點發掘廣州和深圳這兩座的獨特魅力。

從地理答啦的個人觀感來說,《航拍中國》之《航拍穗深》,沒有很好的向人們展示航拍視角下的廣東,也沒有很好的詮釋航拍視角下的獨特的廣州和深圳。

就說這些吧,以上是地理答啦的個人觀感,僅供參考。

以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