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几乎成为了现在社会最受欢迎的娱乐休闲方式。纵观电影发展史,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每一次的电影技术革新几乎都能成为一个里程碑。

发展至今,我们已经可以享受多种不同的电影放映形式,最为普遍的应该就是2D和3D电影了。

看完《中国机长》的预告片我决定,这片子得看4D版

D是英文dimension的首字母,可以翻译成维度,2D电影,顾名思义,就是二维电影或平面电影。简单来说就是只能看到一个面,我们看到的影像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不是立体的。

与之相对,3D就是3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立体电影",它将两影像重合,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当我们戴上立体眼镜观看时,能感受到一个空间的存在,比如炮弹从屏幕中飞出,或者大楼从屏幕中向现实世界倒塌。

看完《中国机长》的预告片我决定,这片子得看4D版

现如今,人们早已不满足于3D电影,于是4D、5D应运而生。

那什么又是4D电影呢?其实4D电影,依旧是以3D的形式放映,只不过在3D电影的基础上,加上了对电影中周围环境和特效的模拟仿真。

看完《中国机长》的预告片我决定,这片子得看4D版

这些仿真包括但不限于震动、吹风、喷水、烟雾、气泡、气味、布景和人物表演等,这些现场特技效果和剧情紧密结合,加上影院椅子的特殊装备,营造一种与影片内容相一致的环境。

比如电影中出现座过山车的情节,观众们很可能是这样——

看完《中国机长》的预告片我决定,这片子得看4D版

同时,观众也可以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多重身体感官体验电影带来的全新娱乐效果,身临其境,惊险、紧张刺激。

比如追车的场景,你会有这样的感觉——

看完《中国机长》的预告片我决定,这片子得看4D版

而电影中如果有下雨或者溅起的水滴,你也会有触碰颗粒感——

看完《中国机长》的预告片我决定,这片子得看4D版

甚至气味都不放过。

看完《中国机长》的预告片我决定,这片子得看4D版

总之,看4D电影只有一种体验:身临其境。

这个十一国庆档,有一部被网友称为"炒鸡适合4D模式观看的电影"即将上演,那就是国产灾难传记片《中国机长》,让你"亲临高空、直面险情"。

为什么说《中国机长》炒鸡适合4D模式观看呢?

首先,《中国机长》的整个故事,都发生在飞机上,喏,就是这架飞机。

看完《中国机长》的预告片我决定,这片子得看4D版

众所周知,《中国机长》的故事改编自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成功迫降成都的事件。而作为一部灾难传记电影,其中有大量展现万米高空飞机遇险紧张刺激的情节。

比如飞机挡风玻璃脱落后机舱的剧烈摇晃和震动;

看完《中国机长》的预告片我决定,这片子得看4D版

还有飞机失控后俯冲的失重感和爬升时超重感;

看完《中国机长》的预告片我决定,这片子得看4D版

这种感受,单凭视觉是无法完全体会到,身临其境才能真正感受到飞机当时的惊险状态,也只有真正 "在"飞机上,才有灾难袭来时的惊恐和酸爽。

所有这些,4D影院的科技含量和逼真体验,才能让《中国机长》这样令人震撼和窒息的空中灾难情境得到完美还原。

其次,4D模式可以让观众体验万米高空挡风玻璃脱落后的刺激。

《中国机长》灾难的诱因,就是挡风玻璃的脱落。万米高空中挡风玻璃脱落意味着什么?超高的风速、舱内外的压力差、极低的温度和窒息感,甚至人都会飞出去。

看完《中国机长》的预告片我决定,这片子得看4D版

4D观影模式会如何模拟这种万米高空的极端环境呢?本宝宝也十分好奇!

看完《中国机长》的预告片我决定,这片子得看4D版

虽然全国现在已经有几十家4D影院,但真正体验到4D刺激的观众并不多,一方面是平时很多院线片并没有足够的必要去看4D版;另一方面4D电影毕竟还是新兴事物,需要观众们慢慢去接受。

这个黄金周,终于迎来了《中国机长》这样一部从故事到拍摄技术都似乎是为4D而生的电影,本宝宝已经迫不及待啦!9月30日,影院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