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适合婚姻的女人”与“最爱的女人”?通常来讲,后者总是引起更澎湃的激情、热烈的向往,当然同时也有更多的失控感,无法掌控的感觉令人感到心慌意乱,没有安全感。

男人只要遇见过两种不同的女人,心里是明白的。首先,男人受到的教养让他们娶的总是“合适”的女人,而不是最爱的女人。男人受到的言传身教大致是这些:

1、 不要把爱看得太认真;

2、 不要让女人控制你的生活;

3、 不要让爱随心所欲主宰你的生活;虽然说,大部分男人都有坠入爱河的经验,领略了所有的狂喜和放纵,领略了爱情的快乐,但同时他们也会觉得迷惑和焦虑,因为“失控感”。

​ 男人从小被教导要理性,不要信任这样的激情,不信任这些感受和冲动,他们认为强烈的情感是不好的、非理性的,非常没有“男人气概”,甚至“跟个女人似的”,“没出息”。

这些男人倾向于不信任爱情,而且逃避自己,不愿意在情感面前开放与不设防,有部分男人哪怕看起来非常的投入,有相当部分是基于对方“适合婚姻”而使用了许多的套路,当他们达成目标后,就容易对这个女人失去了原来的兴致,不愿意在关系上有太多的投入,实际上,他们也没有怎么投入过。

投入用的是心,而他们一直在用脑。其次,从心理上讲,男人倾向于寻找一个他所相像中的母亲般的女人来做他的妻子。

关键点在于“相像中的”,男人理想的母亲的样子是母亲,而非女人。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情有欲的活色生香的女人。

当然了,这跟母亲在儿子而前总是呈现出来包容、耐心、理解、爱护等母性能量有关,母亲让儿子看不到情欲,并且儿子会否认母亲是有情欲的人,因为这会让他们感觉慌乱。

在男性的成长过程中,儿童期他们认为母亲是无性的,在青春期时,性的萌动让他们非常害怕母亲是有情欲的,更需要把母亲当成无性来看待,在家庭中,父母更不会展露他们的性(与需要)给孩子们看到,父母认为这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但是,男人娶回了一个像母亲般的对象之后,又需要视这个女人为性的对象。这让男人非常冲突和矛盾,他们无法协调和表达这些冲突。

如若他们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把妻子当作孩子的母亲来爱,并且更多的赋予女人母亲的哺育意义,就会在情欲上面远离妻子,进而向外寻找满足(外遇)或者主导出一种“理性的远离情欲”的家庭生活。

再次,男人在心理课题上处于这样的境地,加上男人对关系问题的态度是不谈论情感,不要借助讨论及表白来解决情绪问题。

许多男人对于夫妻争执的反应是,保持“男性”客观,出去散步,找朋友喝酒聊天,或者转移到工作中去,期待回到家时问题已经烟消去散,他们熟悉了这种方式,觉得“安全可控”。

综上,如果男人没有意识或者了解到自己的状态并且妥善地解决这些课题,就会无意识地选择平淡的稳定的“适合婚姻”的女人,而不是能给他激情与快乐的“最爱的女人”,在看似风平浪静的无趣婚姻之下,压抑或者伺机去满足自己那被分割分裂出去的情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