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里面第一代主人公的家长,或许没有够高的文化、够多的财富,所以那么在意“面子”还算合理。但如果你玩到成为首富或大艺术家,本身面子已足,传到下一代,还要继续逼小孩子给自己涨脸,那就相当不合理了。这是目前的设计不足。

上面写的这些情况,一方面是荒谬,一方面是真实,而一部作品如果真想在“面子问题”上着力,就应该好好探讨一下,它是为什么荒谬,又为什么真实。这样一来,能牵动的反馈与反思,便会远比简单的玩梗要深刻,也能让制作组得到玩家真诚的好感与尊重。

同样是走轻松路线的小品国产游戏,谢拉在今年8月发表的《劳资的长假》,写到母亲逼你写作业的时候,台词虽然也有戏剧化的夸张,但并没有逼人太甚,对孩子的要求都还在合理范围之内;随后,问你刚刚有没有翻她包的时候,也并不情绪化地一味猜疑、发怒,而是静下来,以她作为一位教师的经历,和你语重心长并带点无奈地好好讲了一下道理。这便使得角色形象立体了起来,我也因为看到了作者愿意去刻画一个比较通情达理的中国家长,而感到欣慰。《中国式家长》对此,能否参考一下呢?

“有的孩子被发现后,还会偷偷这么做,有些却再也没有犯过。重点不是他们有没有在包里拿到了什么东西,而是家长在这件事情上对他们的态度,决定了今后他们会不会再犯。”

总之,比起细节、大框架上的不足,在“面子问题”上的刻画过于片面、浮面,是《中国式家长》目前更重要的核心问题。要改善它,需要的不只是填充脚本的劳力和系统规划的数理,而是人文方面的知觉,用本游戏的属性来讲叫“情商”。这改起来,可能比较容易,也可能是最困难的。然而这个属于核心的面子问题,既然总也悬在现实世界里每个人的面前与心中,它对创作者来说,便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在奖赏的挑战,就看谁能率先挖掘出来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