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採訪300餘名父母,由專業團隊邀請專業兒童導師精心歸納、輸出精華,再由專業電臺主播、主持人深入淺出地誦讀百餘篇孩子最想聽到的趣味知識,讓孩子浸潤在故事裏,在不知不覺中吸收書中知識,邁入文學之門。而聽書,就是培養孩子這些能力的最好方式。

01

我的朋友溫敏,發微信跟我抱怨說,孩子這回單元考試數學和語文又不及格,語文閱讀理解和數學應用題失分尤爲嚴重,不知道怎麼樣才能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

她一直都特別注重對孩子的培養,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買很多兒童經典、名著。

剛開始孩子還會“裝模作樣”翻開來看看,可是沒兩天,他就覺得枯燥乏味,看不下去了。

一轉身,就拿起了iPad玩遊戲,要麼就是打開電視看動畫片,買回去的書,也就只能擺在書架上積灰塵了。

聽她說完,我給她發了一個兒童聽書的體驗鏈接,讓她試試換種方式——給孩子聽書,而不是“讀”。

“爾欲善其事,必先激其趣”,溫敏摒棄了之前的方式,開始給孩子聽書。

效果立竿見影,20分鐘吸收一本書的精華,孩子一週就能聽完3本。

一個月之後,她跑來跟我報喜說,聽書特別生動形象,孩子慢慢愛上了它,每聽完一本都不停地追着她要,追着她問問題。

慢慢的,孩子已經學會了複述故事,還講得有條有理。

不僅如此,在親子共聽中,還增進了她與孩子的互動。孩子跟她一起在地圖上找祕魯和倫敦的位置;一起拿出紙筆,根據故事的線索,描繪畫面.....

溫敏還說,有一次班會課,主題是跟同學分享一本你讀過的書。孩子從不敢舉手回答問題到主動站到講臺上跟同學們講他讀的《魯濱遜漂流記》,還把他在家與媽媽一起找過的倫敦到非洲幾內亞的航線線路畫在了黑板上......

頓時,贏得了全班同學熱烈的掌聲。

給孩子聽書,意義不言而喻:書是有趣的且具有很強的互動性。

這樣一來,不僅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又能原汁原味汲取書本知識。

02

一個人在童年時聽過的、讀過的故事到底有多重要?或者說,一個孩子到底能從童年的閱讀中得到多少心理或認知上的益處?

美國哲學家瑪莎·努斯鮑姆曾提過一個概念——敘事的想象力,她認爲,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能力。

十六歲的武亦姝,精通2000首詩詞,在《中國詩詞大會》上鎮定自若,古典優雅,她腹有詩書,氣質出衆;

來自天津的6歲女孩李尚榮,詞彙量高達4000+,已經讀完《中庸》《論語》《弟子規》等,並且學以致用,出口成章:

“小女子自天津來,常聞二位盛名,不曾相見,時常渴慕。今日得見,兄臺氣宇軒昂、溫文爾雅。阿姊明眸善睞、絕代風華,果然名不虛傳,不勝榮幸。”

知識越多,孩子發揮的空間越大。

4-12歲,是兒童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要特別注重對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抗挫能力的培養。

而聽書,就是培養孩子這些能力的最好方式。

形象生動的聲音通過耳道進入聽神經,讓大腦產生聽覺,刺激孩子的表達慾望,從而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書中的人物形象,有助於孩子發展個性、增強抗挫能力......

但是,4-12歲的兒童,不像我們成年人一樣具有較強的執行意識,想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少量間斷的閱讀是不夠的,他需要的是大量的閱讀。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只有堅持系統聽書,孩子才最有可能厚積薄發,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跨越:

  • 第1周,孩子聽完了2本書,他縮減了玩遊戲的時間,在飯桌上,開始問你書中各種奇奇怪怪的問題,激起了他無限的想象力。
  • 第4周,孩子聽完了8本書,已經慢慢學會了複述書中的故事,一遍遍講給你聽,他的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好,在學校也越來越受歡迎了。
  • 第8周,孩子聽完了16本書,已經學會了分析書中的人物關係,開始用不同的語言與事物關聯起來,從中提取有意義的東西。
  • 第16周,孩子聽完了32本書,開始從不同角度看待同一個問題,有了專屬自己的一套邏輯和思辨方式。
  • 第25周,孩子聽完了50本書,有了氣質上的提升,出口成章,對待各種問題能應對自如,寫作能力也突飛猛進。

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提升閱讀力,聽書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

03

2017年4月18日,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佈未成年人閱讀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0-8歲中國兒童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爲7.76本,而美國兒童年均閱讀量爲23本。

相較之下,我國兒童的閱讀量相差甚遠。

對於孩子讀書這個問題,我也經常收到媽媽們的留言:

  • 孩子一看書就犯困,轉身就玩遊戲、看動畫片去了,不知道怎麼才能讓孩子愛上讀書

《影響全球少年的50本好書》遵循兒童發展規律,幫助孩子找到讀書的樂趣,20分鐘,就能汲取一本書的知識。

  • 孩子不夠自信,不愛與人交談,怎麼辦?

《影響全球少年的50本好書》讓孩子大量地汲取知識,知識量夠了,自信隨之而來,與人交談的時候,他就能夠做到侃侃而談,在人羣中脫穎而出了。

  • 孩子老讓我念書,還要求聲情並茂,念一次不夠,總讓我念三四次,真是太累了!

《影響全球少年的50本好書》爲家長們節省了給孩子唸書的時間成本,還設置了DIY親子互動版塊,擴展孩子思維的同時,也增進了親子關係。

不管你的孩子出於什麼原因無法愛上讀書,影響全球少年的50本好書都可以幫助孩子實現量變到質變。

從去年開始,易簡學院做了這樣一件事——打造《影響全球少年的50本好書》。

—影響全球少年的50本好書是什麼—

簡單來講,就是轉變孩子的讀書方式——由看變成聽的過程。

這樣一來,既可以避免紙質書給孩子帶來的疲勞感,又可以用最短的時間聽完一本書的精華,從而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聽書,我們是最專業、最認真的—

爲了做成這件事,我們前期採訪了300餘名父母,深入瞭解100多個家庭,和父母零距離溝通。

從父母們不知道如何給孩子選書、如何與孩子加強互動和溝通、如何讓孩子主動閱讀等痛點出發,我們遵循4-12歲的兒童發育規律,按照孩子成長所需的5個維度進行了歸納整理;

豆瓣評分8分以上,美國亞馬遜年度兒童暢銷榜上榜好書等數以萬計的全球好書中精選並制定了“奇妙幻想、冒險探索、動物故事、心靈成長、經典名著”等5個分類書單;

每本書都由知名兒童學者、兒童知識專家等頂尖高手精心講解、輸出精華,再由專業電臺主播、主持人輸出音頻.....

我們對每個細節把控都非常嚴格,大到排版視覺,小到標點符號、讀音:

  • 設計版面的時候,我們曾因爲書封用直角還是圓角問題大吵;
  • 主播讀稿子,情緒不夠,情景畫面感不夠強,一次次推倒重來;
  • 配音的時候,風聲、雷聲不夠精準,一次次剪掉,重來;
  • 標點錯了,重改,重排,上稿前,由專業團隊經過至少8次校對,保證準確無誤才允許上線

......

把內容和體驗做到極致,同時,也爲了讓孩子更有系統地學習,我們重磅推出——影響全球少年的50本好書,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聽書模式,讓孩子在各種場景隨時汲取知識:

上下學路上、喫飯、洗澡、睡前……任何不被注意的碎片化時間,你都可以給孩子聽書,在不知不覺中,輕鬆汲取了優質內容。

  • 5大分類,海量優質童書:

歷時6個月,耗費2000個小時,專業兒童閱讀研究者字斟句酌,每週持續更新3本,一年暢享50本優質童書。

  • 生動有趣的浸潤式講解:

採訪300餘名父母,由專業團隊邀請專業兒童導師精心歸納、輸出精華,再由專業電臺主播、主持人深入淺出地誦讀百餘篇孩子最想聽到的趣味知識,讓孩子浸潤在故事裏,在不知不覺中吸收書中知識,邁入文學之門。

  • DIY親子互動,讓閱讀動起來:

深入100個家庭,和父母零距離溝通,策劃出一系列有趣又有料的親子互動:答問題、做任務、玩遊戲、讀金句,讓父母做孩子最好的老師,在生活中更好地啓發孩子。

—適宜人羣—

1.4—12歲的孩子和父母

2.常常不知道給孩子讀點什麼好的父母

3.日常工作忙,總有各種理由陪不了孩子的父母

4.想獲取更多知識養分,總感覺“喫不飽”的孩子

5.不知道怎麼跟孩子交流的父母

—你將獲得—

✔️知道可以陪孩子讀哪些書

✔️激發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讓孩子實現能力和成績的雙重提高

✔️增進你和孩子的親子距離,促進親子關係

全年50本好書精華

每本20分鐘

原價198,現在僅需69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