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時,遠在大西洋彼端的美國由於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抓住了歷史機遇,通過向歐洲國家放貸大發其財,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美國已經成爲了英國最大的債主國。英國一旦脫歐,國際影響力將一落千丈,徹底淪爲美國的附庸,經濟也會受到重挫,甚至連領土都會分裂,徹底從強國的位置跌落。

世界歷史就是一部興衰史,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從14世紀文藝復興起,積貧積弱的歐洲逐漸走上富強之路,先是西班牙、葡萄牙發現新航線及新大陸,成爲海上霸主,接着是荷蘭。到了18世紀,英國率先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大增,開始大肆擴張殖民地,最多的時候控制了3000萬平方公里土地十幾億的人口,號稱“日不落帝國”。英語作爲國際語言正是那個輝煌時代留下來的遺產。

但是,隨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英國乃至歐洲受到重挫,對殖民地的控制力下降。加之殖民地的民族意識開始覺醒,如火如荼的反殖民鬥爭此起彼伏,各殖民地紛紛擺脫英國的控制,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威風不再。此時,遠在大西洋彼端的美國由於沒有受到戰爭的影響,抓住了歷史機遇,通過向歐洲國家放貸大發其財,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美國已經成爲了英國最大的債主國。

現在,英國雖然還是世界大國,但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威風。從經濟上看,2018年英國經濟總量排世界第五,32322.81億美元,剛剛到我國的零頭( 131735.85億美元)。從軍事上看,2018年英國排名世界第6,即比不上隔海相望的法國(第5),更比不上昔日的殖民地印度(第4)。

從以上數據看,英國充其量算個二流的強國。如果從國際地位上來看,英國就更不堪了,很多時候被美國當槍使,一個小跟班的角色。連法國都時不時想在國際舞臺上刷刷存在感,德國就更不用說,一貫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爲維護歐洲利益而不惜得罪美國,被奉爲“歐洲的良心”。

看到現在的英國,有人斷言:英國永遠不能再崛起了。

永遠太絕對,從目前來看,英國確實處於衰退的地位。爲什麼英國會衰退呢,首先還是從觀念說起,英國太自大了。

任何國家,一旦自大必將進入衰退的循環,當年大清朝不是如此嗎,閉關鎖國,做着“天朝上國”的美夢。英國何嘗不是如此,舉個例子,美國智庫曾經評出“世界8大強國”,其中沒有英國的影子,而英國呢,也搞出了一個《2019年大國地緣政治能力評估》,其中赫然把英國排在美國之後,世界第二強國!還沉浸在超級大國的美夢之中,誰不知道他的斤兩呢?

其次,從背景來看,英國當年之所以崛起,完全是依靠工業革命,強悍的製造業才能支撐起強大的國家。而英國呢,最早完成工業革命,卻在二戰中率先拋棄了工業,專心致志玩弄起了金融。你看現在著名的品牌,有哪幾個英國的。汽車,有美國、德國、日本甚至韓國;電器,有美國、日本、中國;手機,有美國、中國、韓國;軟件有印度韓國等等,我們現在喫的用的玩的有哪幾樣是英國產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技術、第三次工業革命信息技術和第四次工業革命新技術全被英國錯過了。

最後就是眼界了。英國最近在幹什麼,忙着脫歐。在新的國際形勢中,在新興經濟體崛起的背景下,歐美西方國家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靠奴役東方來維持自己的霸權了。歐洲,只有作爲一個整體才能維持在世界的強大影響力,歐盟正是基於這一點而產生。英國一旦脫歐,國際影響力將一落千丈,徹底淪爲美國的附庸,經濟也會受到重挫,甚至連領土都會分裂,徹底從強國的位置跌落。

一旦如此,英國將永難有出頭之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