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反方也详细论述“一个普通的现代人穿越到古代不能改变历史”这一观点。正方就“一个普通的现代人穿越到古代能改变历史”的观点提出诸多理由。

在这里,语言是最强的利器

在这里,逻辑是坚固的铠甲

五四新语,百辩青春

辩出智慧的碰撞

论起雄辩的角逐

第九届新苗杯精彩来袭

辩论之战,再掀波澜

2019年3月17日下午

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九届“新苗杯”辩论赛开幕式

于富春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

校团委学生副书记

张维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会(富春)执行主席

董思琦

校学生会(富春)副主席

袁擎

辩论赛的开始

由校学生会(富春)执行主席董思琦致辞

评委代表徐文韫发言

辩手代表张心怡发言

发言完毕,

十支队伍代表上台展现本队风采

他们分别是

第一临床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代表队

第二临床医学院代表队

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代表队

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代表队

口腔医学院代表队

药学院代表队

护理学院代表队

医学技术学院代表队

生命科学学院代表队

人文与管理学院代表队

接下来就是大家期待的表演赛

辩题:

电影流浪地球中,

人类应该选择希望还是火种

正方:你们说什么都队

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应该选择希望

反方:我们最帅对不队

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应该选择火种

正方一辩开宗明义,通过对两个计划进行解释和分析,将辩题的焦点汇集到这两个计划何者是更有利于人类文明延续与发展的选择。

在接下来的陈词中,正方先从电影层面提出“火种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的不及“希望计划”这一观点,并加之论述,后从现实意义出发指出选择“希望计划”更具有教育意义且利于科幻电影行业的发展

反方四辩从人与生命的角度,就流浪地球计划本身已烙上牺牲的印记和“火种计划”的操作性与灵活性更强这两个方面质询正方一辩。

反方一辩提出该方将以何计划能更好地保全和延续地球文明作为判断标准,并坚定选择“火种计划”。通过阐明此次选择是一场输不起的人类豪赌,一辩认为“希望计划”代表着将牺牲资料库,地球文明不再完整人类很有可能输得一无所有

“火种计划”其更大的可能性也在接下来的陈词过程中不断被论证。

正方四辩从电影的意识效果及教育意义,中西方文化差异,此计划的选择者,两个计划所可能面临的风险,计划实施后的影响性等角度质询反方一辩。

在发言盘问与自由辩论环节,辩论双方联系电影内容与科学知识对两个计划可能性大小进行激烈的争辩,并在此次计划的选择者,必然存在的牺牲,文化与文明的区别,电影中的理性与感性等等问题上争锋相对。唇枪舌剑,思想碰撞,不时激起场下观众的强烈共鸣。

小调查:

表演赛过后,

就是预赛第一场

辩题:

一个普通的现代人

穿越到古代能/不能改变历史

正方: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

一个普通的现代人

穿越到古代能改变历史

反方: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

一个普通的现代人

穿越到古代不能改变历史

出席评委:李俊逵 叶皓潇 徐文韫

正方就“一个普通的现代人穿越到古代能改变历史”的观点提出诸多理由。存在即改变,微小事物的变化也能最终会引起大范围的改变,历史巨大车轮也可能随小事而驶向别处。即使是一个普通的现代人,凭其知识文化素养,到了古代将智慧小范围传播也可算是改变历史。

在比赛后阶段,正方强调穿越本身即可以成为一种改变,肯定人的能动性是他们确定立场的根本出发点,积极发挥人对历史的重要能动作用,我们能够迎接属于我们的未来

反方也详细论述“一个普通的现代人穿越到古代不能改变历史”这一观点。辩题中的历史应该是指宏观层面上的历史走向,特别指具有影响力的发展,微观没有下限。

此外普通人穿越到古代将面对生存压力,古今观念的差距,不存在部分特长与惊人品质的他们难以改变历史。

在总结陈词阶段,反方从历史必然性的无法改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普通人应承担的历史责任三个角度,进一步说明是现在的行动决定未来的命运。

三位评委在认真观看比赛后向辩手提问

观众与辩手进行深刻探讨与交流

还记得比赛前后随机抽取观众做的小调查吗?

现在全部都给你看^^/

精彩的比赛到此告一段落

经过评委的离席讨论,

今天比赛的结果公布如下

最佳辩手:

正方四辩 姚闻涛

优秀辩手:

反方三辩 余钦涛

本届“新苗杯”辩论赛预赛第一场的获胜方

第三临床医学院

(康复医学院)

还有周三的比赛预告

因3月20日(周三)下午有形势与政策

辩论赛时间调整如下

17:30—18:50 B组 预赛第二场

正方:生命科学学院

异地恋是炼金石

反方:护理学院

异地恋是绊脚石

19:00—20:20 C组 预赛第三场

正方:第二临床医学院

文才比口才更重要

反方:人文与管理学院

口才比文才更重要

地点:图书馆中报告厅

持之需有故,言之应有理

辩论场上的每一次交锋

都是众多观点的交融

愿大家都能在辩论赛上

品味言语的艺术

体会思维的魅力

精彩的辩论赛才刚刚开始

大家敬请期待更多队伍的风采

主编|陈怡安

供稿|徐诗蕙

供图|陈源昊 汪孙渝 王佳莉

刘文清 裴炯源

审核|宣传中心审核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