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室友大一开始定投买基金,与我这样大学时期对金钱毫无概念,大手大脚竞买些没用东西形成鲜明对比,她很早就树立起了理财思维,大学时每月的生活费是800元,她从大一一开学就开始,每月从生活费中拿出200元买基金,大学四年期间一个月没落下,四年48个月,每月200,一共投资了9600的本金。2003年,叔叔做生意赚了些钱,投资些到了股市,结果被套,就问身边做金融的朋友怎么办,朋友说,对于不懂股票的叔叔来说,股市风险太大,炒股不如买基金,基金风险小很多。

很多人投资基金,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坚持,虽没能一夜致富,却也是改善了生活质量,为买房买车攒下基础。下面推荐几个基金投友的真实头投资经历,安利投友们坚持投资,风雨过后终能看见收益。

战斗基友实例向你讲述:基金投资历程

1

一位叔叔,是个“基金老炮儿”,搞基十年有余,赚过赔过哭过笑过...

2003年,叔叔做生意赚了些钱,投资些到了股市,结果被套,就问身边做金融的朋友怎么办,朋友说,对于不懂股票的叔叔来说,股市风险太大,炒股不如买基金,基金风险小很多。

其实他对基金也是一知半解,只知道是专业基金经理帮助理财。于是投了10万在华夏成长里,前两年一直没涨,叔叔忙着生意,就想当放银行存款了,一只没有管它。

一只到了08年,生意突然出现问题需要用钱,叔叔就把基金里的钱全部赎回来,发现竟然赚了近6万,意外惊喜让叔叔坚定了投资基金的信心。

由于2008年经济大环境不好,生意不容易做,等到叔叔再次赚了点钱开始投资基金的时候,已经是2009年。这次他开始踏下心来自己研究基金,发现基金投资是个长期的事情,并不太适合短线的操作,于是开始了定投,为孩子以后的教育储备资金。到现在,孩子的高等教育及出国的费用基本能保证了。

战斗基友实例向你讲述:基金投资历程

2

不久前在一个理财社区看到一个财友@女超人的心路历程。

前两天跟大学室友聊到了基金,作为一个在投资理财上小白,当然要跟从大一开始就进行基金投资的室友讨教讨教,听完她的亲身经历,给我(@女超人)带来了莫大的震惊和思考。

室友大一开始定投买基金,与我这样大学时期对金钱毫无概念,大手大脚竞买些没用东西形成鲜明对比,她很早就树立起了理财思维,大学时每月的生活费是800元,她从大一一开学就开始,每月从生活费中拿出200元买基金,大学四年期间一个月没落下,四年48个月,每月200,一共投资了9600的本金。

毕业后有了工作,手里的生活费更宽裕了,室友每月开始拿出800元定投,两年又有投资了19200元本金。工作第三年开始到现在,差不多三年时间,随着她工资的增加,她每个月的定投额度再次提高到了1200,后面三年差不多是43200元的本金。而直到前几天虽然基金跌了,但她现在的基金总额竟然达到了21万。足足是原来本金的3倍左右。她说,“其实投资最重要的是心态,一票子买卖,一次性投资就像赚个大的,这种机会真心很少。”从06年至今,她也经历了熊市和牛市,但从未因为熊市而马上跳出来,也从未因为牛市而大额进仓,一直按照计划坚持投资。

在南京工作的她,每个月工资也并非高的离谱。但是因为有每月固定的理财支出,当然不止是基金而已,到目前为止,她已经拥有了一套属于她自己在南京的中户型的房子,虽然还有按揭,但是也只是用了公积金在贷款,现在每月还款根本不费她每月的工资。

听完她的投资经历,我真心觉得我理财思维培养的太晚,而且也没有持之以恒的坚持。想当初大学时期我每月的生活费比她还要多的多,但是却全月光了...

可以理解财友@女超人的心情,后悔没有早日培养理财思维,与基金相见恨晚。而对于她的室友来说,投资基金早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战斗基友实例向你讲述:基金投资历程

3

小雨刚毕业来到北京的时候,月工资只有2500块,刚够交房租,生活费还要靠家里补贴。

经过不断的跳槽,她来到一家处在上升期的电商公司,薪水升到7000左右,生活依然勤俭节约,不敢买名牌衣服和化妆品,更不敢想那些迷人的包包。奋斗稍有起色时,小雨遇到了现在的老公,感情很好,只是离得太远,每周见面要2个小时地铁,一来一回就是4个小时,没办法北京太大了。

2012年7月,小雨和老公结婚了,双方父母给的嫁妆加上一些礼钱,手里一下有了25W,这下小雨开始慎重考虑理财的问题了,公司旁边就有一个华夏基金门店,上门了解后,小雨决定把25W都放在活期通上,那时候还没有余额宝,对她来说活期通就和活期存款一样。

2013年5月,小雨听老公说他们公司要新推好几个大项目的时候,她知道机会来了,老公的公司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这属于内部消息啊,现在他们的股票还属于特别低的阶段呢,于是从华夏活期通取出15W块开始了炒股生涯。果然不出所料,股票涨了40%。

其实小雨还是很爱旅游的,花钱有时也会大手大脚,但是一直坚持不动基金和股票的钱,到了2014年过年的时候,小雨盘算了下,股票+现金+基金一共有60万了。

小雨可谓是励志姐,通过自身努力和理财的积累,从0攒到60万,尽管60万在北京连个水漂也打不起来。

我们为什么要买基金?抛开资产慌、通货膨胀、存银行贬值这些技术层面,我想,买基金是我们平凡人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