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战长沙》、《北平无战事》、《远去的飞鹰》等等一系列的战争片都收获了不少观众的称赞,人们对于年代剧也越来越感兴趣。历史题材改编的电视剧能把我们带入到相应的年代,在视觉和听觉盛宴中得到放松的同时,也能认识历史人物、了解历史、增长知识。当然,有些电视剧内容是经过历史事件改编的,我们也应学会理性收视,一些历史事件需要查阅网络或者文献进行查证。在许多优秀战争片作品涌现的时代,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必要的知识,以便得到更好的收视效果。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为什么在国民党的军官中,我们总是能发现他们总以“座”进行称呼呢?这个“座”又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用“座”这个字来组一个词语的话,我们最先想到的词无非就是座位这个词,而推想到在古代中国,皇帝为最高统治者的帝制时期,我们会想到“宝座”,比如,在乾隆时期就有乾隆宝座。由此看来,“座”也是权力与身份的象征。

通过影视剧作品我们也能发现,在国民党军队内部的等级制度是十分森严的,我们也常会发现下级会称上级为“某座”。比如,某个长官的等级相当于师长,那么下属往往称其为“师座”;某个长官的等级相当于团长,那么属下称其为“团座”;同样地,某个长官的等级相当于连长,其就被下属称之为“连座”。用“座”来表达对上属的尊敬,表达长官在军队中的地位,通过历史的样例的解释是可以被理解的,然而,这些称呼在真实的国民党军队是真实存在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像“师座”、“团座”、“连座”,甚至是“军座”和“局座”等这些更加偏僻的词,在民国时期是很少被使用的非正式的称谓,只有在少部分人的某些回忆录中出现。这下我们就明白了,其实“师座”、“团座”等这些词汇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是非常少被使用的。好了,我们再来科普一下,在国民党的军队中,确实是有两个“座”存在的,其中一个是“委座”。这是在30年代,蒋介石的手下们在蒋介石成为委员长后称谓过。另外一个“座”,是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一般下级将上级称为“钧座”。

读到这里,你就该明白了为什么在影视剧作品中,国民党的军官总是以“座”为称呼了吧,该知道哪些“座”的词汇是正式的,哪些是根据难追的了吧。希望今天的小科普可以帮助到你,在以后看战争片的时候不用再呆呆地吃瓜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