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片《樵夫·廖俊波》,將鏡頭對準了有“時代楷模”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之稱的廖俊波,透過豐滿的筆觸和細膩的表現手法,真實再現了廖俊波同志的不忘初心、紮實工作、廉潔奉公的優秀品格。一起工作的領導、感情深厚的老同事、一面之緣的普通村民、深受感召的回鄉創業者、深受啓發的非遺傳承人、以及廖俊波的家人等,透過他們的言談話語,追憶和懷念,再現了廖俊波同志的生活經歷和工作歷程。

人物傳記題材的影片,不同於一般的電影,在表現手法上更趨於理性,注重對人物的一生或某一時間段或重要的歷史時刻進行充分還原,從而挖掘主人公身上隱含的審慎魅力,《模仿遊戲》、《萬物理論》、《玫瑰人生》等都如出一轍。影片《樵夫·廖俊波》,將鏡頭對準了有“時代楷模”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之稱的廖俊波,透過豐滿的筆觸和細膩的表現手法,真實再現了廖俊波同志的不忘初心、紮實工作、廉潔奉公的優秀品格。

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長,武夷新區黨工委書記,曾任政和縣縣委書記,他甘爲“樵夫”,帶領當地幹部羣衆撲下身子、苦幹實幹,創造了一個個奇蹟,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榮譽稱號。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趕赴會議途中不幸發生車禍,因公殉職。影片採用報社記者的視角,融入親人、同事、朋友的回憶,以及他工作中各種事例,充分且真實地還原了他光輝的一生。

影片採用倒敘的表現手法,先交代出故事的結局,隨後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主人公在不同地點、不同階段經歷和發生的故事。從大學校園裏的青澀時刻到走上工作崗位後的意氣風發,從普通科員的盡心盡力到臨危受命完成搶險救災任務,從堅持原則招商引資到挨家挨戶走訪村民,從一心撲在工作崗位上到面對朋友的勸說不爲所動……從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再現了廖俊波同志在不同時期的所作所爲和所感所想,從而令人物更加鮮活具體、清晰可見。

《樵夫·廖俊波》擺脫了傳統人物題材的說教意味,注重用事實說話,以真情實感爲紐帶,引入了不少人的採訪,而他們都或多或少地與廖俊波有着的密切的關係。一起工作的領導、感情深厚的老同事、一面之緣的普通村民、深受感召的回鄉創業者、深受啓發的非遺傳承人、以及廖俊波的家人等,透過他們的言談話語,追憶和懷念,再現了廖俊波同志的生活經歷和工作歷程。

影片採用三條不同的主線,一條是廖俊波同志的生平,以他的事蹟展開故事;另一條是以報社記者的視角來展開故事,報社記者就像是“記錄者”一樣,用他的鏡頭、採訪和報道,記錄下廖俊波同志工作、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最後一條是被採訪的同事、創業者、朋友、親人等,透過他們的回憶來串聯起廖俊波同志的生活點滴。三條主線既相互關聯有互爲補充,從而多角度、全方位、立體性的再現廖俊波同志的一生。

影片在創作上進行了有效的取捨,選取的故事,都是廖俊波同志身上典型的和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從帶領幹部職工抗擊水災到災難過後挨家挨戶地做工作,從身先士卒勇斗山火到走訪村民解釋徵地補償,從不遺餘力改善校園環境到嘔心瀝血招商引資,從大力發展梯田旅遊到面對好友的高薪邀請不爲所動……一個個鮮活的事例,帶領觀衆由表及裏、由淺入深,走入主人公廖俊波不爲人知的內心世界。

片中,作爲主人公的廖俊波,並沒有主角光環,而是像我們身邊普通人一樣,事業有成的同時,忽略了家人,孩子都戲稱自己爲“留守兒童”,甚至父母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正是這些點滴的小事,與廖俊波本人有着高度的契合,讓觀衆領略到主人公人格的魅力和源於內心深處的力量,從而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和現場感,引發觀衆的情感共鳴,這也正是影片的亮點之所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