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王棟也深深爲之動容,他要求:五蓮公安全體民警要繼續牢牢秉承“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理念,用深厚的感情服務羣衆,真正把老百姓當成自己的親人、家人。2017年4月,40年沒有回過五蓮老家的王新吉老人用自己新辦的身份證買上了一張回家的車票,他揹着精心製作的錦旗,踏上多年苦苦追尋的回家的列車。

8月27日中午

一位揹着雙肩包的白髮老人

靜靜坐在五蓮縣公安局大廳的沙發上

他的包裏

裝了一面兩年前就已經做好

顏色不再鮮紅邊角有些磨損的錦旗

手裏握着一張已磨損的小紙條

這背後的故事感人至深讓人淚目

一起來看一下吧!

老人揹着錦旗在縣局靜靜地等待......

這,是一次特別的相見,

老人未曾見過民警,

卻一直心心念念將其記掛在心頭,

跨越幾千公里,

終得相見,

老人未多言語便對着民警深深地鞠了一躬……

這張寫着

兩地公安機關民警姓名、聯繫方式和

警號的紙條,

兩年來

一直被老人小心翼翼地珍藏着……

老人名叫王新吉,63歲,42年前闖關東,原本想打拼幾年,再回五蓮老家回報父老鄉親。前40年,他將戶口遷到東北,但因個人原因一直未能實現落戶,沒有身份證,生活幾乎寸步難行,回家路更是漫漫無期。

起初幾年是沒錢回家,後經過多年打工,攢了幾萬塊錢,沒有身份證無法存進銀行,只好放進罈子埋到地裏,卻不想被偷光,積蓄分毫不剩,成家、回家的願望又成爲了泡影,一直孤苦的他後來又攢了點錢想回家,但車票已開始實名,回家的路再次被阻擋,這一阻擋就是40年!而隨着年齡漸長,加之打工導致的傷,已讓他漸漸失去勞動能力,衣食無着,生活無望,三次輕生……

但是他不曾想到的是,在此之後的兩年,他終於擁有了自己的戶口、身份證,辦上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居民保險,且有了低保,每月能拿到900多塊錢的養老金,生活有了基本保障,終於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在外40多年了,他終於能回老家看看啦!“這個戶口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身份證讓我有幸福感呀。”說起往事,他掉了眼淚……

這事兒得追溯到2017年……

當時,五蓮縣公安局戶政科接到吉林省汪清縣公安局的電話,想協調爲五蓮籍王新吉老人解決戶口難題。

接到求助電話後,縣局戶政科、潮河派出所第一時間走村入戶,通過實地走訪、查找老檔案,盡最大可能蒐集全部戶口材料,與汪清縣公安局給大半輩子沒有戶口的王新吉老人辦上了戶口和身份證。

2017年4月,40年沒有回過五蓮老家的王新吉老人用自己新辦的身份證買上了一張回家的車票,他揹着精心製作的錦旗,踏上多年苦苦追尋的回家的列車。

那一年,牡丹江的冬異常寒冷,老人在車站等了一宿,到家就患上了重感冒,本想給老母親買點好喫的錢,全都用來看了病,心心念念要送的錦旗也就此擱置……

2019年8月27日,王新吉老人第二次從東北迴老家,心裏一直牢牢記掛着兩年前爲他解難題的民警。

他一大早從家裏坐車,走路問人,到達縣局已是中午時分,正在喫午飯的分管局領導王太民、戶政科科長郭紅霞接待了他,但眼前的老人素昧平生,直到他從口袋裏厚厚的一摞紙條中翻出那兩張紙條,纔想起這位從東北來的老人……

年邁的老人彎下了腰,向民警們深深地鞠了一躬......老人辛酸的經歷、單薄的身影,讓民警不禁潸然淚下。民警們謝過老人,將他送到車站,爲他買上車票,送他順利回家。

聽聞老人的境遇,縣局黨委副書記、政委郭海春很受觸動,他指出:這豈止是錦旗,滿滿是民心,滿滿是大愛!五蓮公安全體民警要繼續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一如既往爲百姓服好務,要做到服務有溫度,真正爲羣衆辦實事、做好事。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王棟也深深爲之動容,他要求:五蓮公安全體民警要繼續牢牢秉承“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理念,用深厚的感情服務羣衆,真正把老百姓當成自己的親人、家人!

跨省輾轉兩年多的錦旗,

一諾830天再相見,

這是老百姓對公安機關的愛戴與尊敬,

更是五蓮公安爲民服務的光榮和自豪!

正如五蓮公安莊嚴承諾的那樣

“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是我們的宗旨

保民平安、爲民解難

是我們的責任

羣衆的滿意

是我們繼續前進的最大動力!”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可能沒有驚天動地

但更多的是默默無聞

讓我們爲五蓮公安點贊

爲日照爲人民服務的公安民警點贊!

來源:五蓮公安

編輯 一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