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佈的《關於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及項目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明確允許地方專項債作爲項目資本金,這點燃了市場的熱情。僅6月中旬發改委就公佈了30則企業債券覈准批覆,總金額達1410.4億元,項目融資驟增。

當前,中央允許專項債券作爲重大項目資本金,儘管這一做法會增加地方政府的債務,但是卻可以盤活已經發行的專項債,有利於刺激經濟發展。

專項債資金作爲基建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明顯,今年基建增速有望達8%-9%。按照中信證券的測算,在專項債成爲資本金後,僅銀行金融機構就可向基建投資新增7000億元至8000億元的信貸規模。

PPP諮詢人士分析稱,專項債成爲項目資本金後,可有效與PPP領域完美結合,可有效撬動更多的資金進入PPP領域,以便更好地實現政策目標。

專項債撬動萬億基建投資

根據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今年將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15萬億元,同比增加8000億元,同比增幅高達60%,重點支持重大在建項目建設和補短板。

財政部數據統計,截至5月31日,我國已發行地方債超過1.9萬億元,其中新增地方債約1.46萬億元,新增專項債已累計發行約8600億元。按照財政部的進度要求,今年新增專項債額度2.15萬億元要在9月底前全部發行完畢。

各地基建投資再次按下快車鍵。從地方發改委、地方政府到國家發改委,重大基建項目審批明顯加快,6月以來多地推出的重大項目建設計劃達數萬億元。

根據Wind統計顯示,截至8月27日新增地方債合計發行2.78萬億,約佔全年新增限額的九成。具體來看,專項債完成88.7%,還有2435億待發行;一般債完成94.5%,還有512億待發行。按照這一發行進度,9月底將完成全年新增地方債的發行工作。

北京福盛德經濟諮詢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馮建林說,如果允許部分專項債作爲資本金,將撬動更多的投資,有助於基建的回暖。

“允許專項債項目投資資金來源從‘財政投入資本金+專項債債券融資’向‘專項債資本金+市場化融資’的混合融資方式轉變,有利於緩解政府資本金籌措壓力。”

據中誠信國際統計,截至7月末,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達到8.89萬億元。在專項債可以作爲重大項目資本金通知下發後,預計年內專項債作爲配套融資對基建投資的撬動規模大概在0.9萬億~1.4萬億元。

專項債+PPP完美融合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更加強調用市場化投融資方式促進穩投資,包括降低項目資本金比例、鼓勵支持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以及有序推進PPP模式等,然而在實際執行中一直未能落實。

此次,專項債可作爲項目資本金,將專項債與PPP結合,既可以達到穩增長的目的,又可以發揮PPP的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以前由於專項債不能用於資本金,專項債與PPP結合缺少手段。將專項債與PPP相結合,可以充分發揮專項債和PPP的雙重優勢。一方面,專項債帶來的資金能夠減少社會資本的投資壓力,改善企業的現金流並修復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另一方面,PPP模式能夠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的優勢,用市場化、競爭化、專業化、規模化的方式提升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運營效率,打破地方壟斷,爲市場化企業提供更爲廣闊的市場空間。在治理層面,PPP模式更有利於政府以合同的方式對項目進行監管,政府對項目按效付費,而不是延續過去政府與平臺公司之間的準行政模式,搞財務軟預算。整體而言,專項債解決了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顯性化的問題,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地方政府決策失誤和效率低下的問題。將專項債與PPP相結合,可以藉助PPP的規範性提高政府債務資金使用的規範性和效率性,從根源上防範和化解政府債務風險。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PPP研究所專家卓識表示,穩投資的背景下,專項債允許作爲符合條件的項目的資本金,同時PPP也作爲地方政府項目操作的可選模式進入常態。“近兩年PPP的規模增速放緩,但市場空間仍然巨大,發揮的路徑和操作路徑也比較多。”

8月20日-21日,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在北京舉辦了全國PPP項目投資和建設管理培訓班。投資司副司長韓志峯在培訓班總結講話時,強調要堅定信心、持續規範有序推廣PPP模式,重點做好以下四項工作:一是嚴格審覈把關,所有PPP項目都要開展可行性論證和審查;二是依法依規將所有PPP項目納入全國PPP項目信息監測服務平臺統一管理;三是進一步發揮PPP模式對穩投資、補短板的積極作用;四是嚴格執行《政府投資條例》、《企業投資項目覈准和備案管理條例》等規定,依法依規履行項目決策和投資管理各項程序。

在第一屆PPP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曹文煉在會議上表示,“PPP模式倡導合作共贏、風險共擔的理念,搭建了政府、社會資本和金融機構三者之間的橋樑樞紐,無疑可以助力新型城鎮化發展,實現可持續融資。

根據財政部 PPP 綜合信息平臺及項目管理庫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管理庫淨增項目382個、投資額4,714億元;淨增落地項目1,120個、投資額1.6萬億元。

民企有望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2019年3月7日,財政部正式頒佈《關於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財金[2019]10號),通過釐清PPP的正負面清單,明確規範PPP項目的條件,推進高質量、高效率的PPP項目更好的實施。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總理提出合理擴大有效投資,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適當降低基礎設施等項目資本金比例。在擴大投資導向下提及PPP模式,同時強調基建項目資本金比例適當下調,將大大提高社會資本投資能力。

事實上,截至今年7月底,中央層面已經連續出臺8份最高級別文件,支持提高民營企業融資可獲得性,並不斷出臺向民企傾斜的PPP政策。

在中央加大支持民企資本進入PPP領域的政策支持下,PPP領域湧現出一批飛速發展的民營企業,其中龍元建設就是民營企業中的佼佼者。近五年來參與PPP行業的民企儘管營收佔比和增速不高,但淨利潤已經遠高於央企,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其中龍元建設的淨利潤增幅更是遠超其他上市公司。

龍元建設於2011年開始探索基礎設施投資,2014年積極響應國家相關政策,率先進入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市場,憑藉先發策略、專業團隊、建築施工等優勢,迅速實現在城市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設施投資、建設、運營服務方向的業務佈局。目前已累計中標PPP項目70個,總投資額超過800億。此外,依託全產業鏈和超過600人的專業PPP團隊,龍元建設開創面向市場的價值輸出和管理輸出服務,爲各類社會資本提供投資管理和投資顧問服務。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龍元建設在融資領域也取得了金融機構的巨大支持。

根據2019半年報,龍元建設已與政策性銀行、股份制銀行、全國性商業銀行、地方性商業銀行、信託公司、中國PPP基金、各省引導基金及產業基金等金融機構展開合作,其中達成合作的政策性銀行包括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2019上半年,龍元建設在融資方面新增5家合作金融機構,並通過與PPP基金的合作新增項目授信1.03億元;共完成11個PPP項目的融資批覆,批覆金額34.45億元,融資提款總額爲42.8億元,較上年同期提高42.52%。項目融資與項目建設進度、項目週期有效匹配。

在專業的PPP服務能力以及良好的融資保障之下,龍元建設在PPP領域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回報。在2019年半年度的PPP業務收入爲43.81億元,佔當期合併營業總收入的比例爲38.67%。PPP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比增長8.96%。此外,龍元建設持續推進PPP項目有序落地。報告期公司共投資設立SPV項目公司6家,截止報告期末,公司累計投資設立PPP項目公司62家,項目進展順利。上半年政府回款100%如期履約,回款合計3.73億元。

有分析師預估,隨着16、17年簽署的PPP項目將在今明兩年陸續進入運營期,政府開始付費,龍元建設19年度回款約15億元,將爲公司後續運營發展提供充足燃料。此外,隨下半年公司PPP項目進入運營期,公司加大力度回收應收款,資產負債率有望降低。

報告期內,龍元建設注重打造運營服務能力。經過多重舉措,目前已擁有園區運營、停車、市政道路養護等運營機構,並重點佈局醫療養老、文化體育、教育、環保等有關民生的運營領域。報告期內公司與12家運營單位進行對接,目前已與愛奇體育、四騰環境、綠維文旅、保利集團、愛瑪會、聚橙劇院等展開戰略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