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UTMB最偉大的瞬間並不是坎貝爾在UTMB中強勢奪冠,也不是西班牙人在OCC中逆轉加冕,而是發生在CCC組中,西班牙殘疾選手戈爾卡·勒塔門迪亞以28小時05分10秒的成績最後一個完成比賽。2019年環勃朗峯超級越野跑(UTMB)正式落下帷幕,來自全球的1萬餘名越野愛好者齊聚霞慕尼。

2019年環勃朗峯超級越野跑(UTMB)正式落下帷幕,來自全球的1萬餘名越野愛好者齊聚霞慕尼

解放軍報9月3日電 記者仇建輝報道:霞慕尼,位於阿爾卑斯山下的一座法國小鎮,這些年因爲環勃朗峯超級越野跑(UTMB)而在中國聲名鵲起。

何爲UTMB?不跑步的人有可能沒聽說過,但在越野愛好者的心中,是重要程度不亞於奧運會的頂級賽事。

環勃朗峯超級越野跑,法語名稱爲The Ultra-Trail du Mont-Blanc,簡稱UTMB。是在阿爾卑斯山區舉行的山地越野賽,每年一屆,賽道橫跨法國、意大利和瑞士,全程約171公里,累計爬升超過10000米,參賽者從霞慕尼出發需要環繞勃朗峯一週,最終回到霞慕尼完成比賽。

UTMB,被公認爲全球最難的越野跑賽事,如今也成爲無數越野愛好者內心中一生必須要去一次的終極夢想。作爲全球頂級、最知名、最具規模、最高水平的越野跑賽事,UTMB在每年的秋天都會吸引全球頂尖的越野跑高手齊聚霞慕尼一決高下。當然,在精英選手角逐冠軍的同時,無數越野愛好者也在《征服天堂(Conquest of Paradise)》的音樂聲中站上了起跑線,開啓了一場挑戰之旅、超越之旅、夢幻之旅。

環勃朗峯,在歐洲一直是個熱門的戶外項目,不過最早基本都是以徒步爲主。1980年滑雪愛好者塞丹創辦了最早的環勃朗峯越野賽事,此後也曾有過環勃朗峯接力賽,但1999年一場大火將法國的霞慕尼和意大利的庫爾馬約之間的隧道燒燬,隨後一系列賽事因此停辦。

2003年,凱瑟琳·波萊蒂和米歇爾·波萊蒂夫婦倆決定聯合霞慕尼越野跑俱樂部主席雷內·巴什拉舉辦一個環勃朗峯越野跑,不再是分段賽,也不再是接力賽,而是真正的超級越野賽。一個人完成環勃朗峯的挑戰,在山徑上,“忘掉道路,超越自我。”

2003年,首屆UTMB賽事一宣佈開放報名,霞慕尼本地的人都認爲這幾個人瘋了。然而,在越野圈從來不缺少具有挑戰精神的勇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來自十多個國家的700多名選手報名來到霞慕尼參賽,這大大超乎凱瑟琳·波萊蒂夫婦倆的預料,他們的預期是能有300人報名就大功告成。因爲勃朗峯上天氣的變化無常,賽事十分艱難,首屆的700多名選手最終只有67人完成了比賽。

在阿爾卑斯山的勃朗峯上奔跑,穿越法國、瑞士、意大利三個國家,在一路上你會經歷冰川、峭壁、砂石、林間小道等各種路況,當然也會遭遇風、雨、霧、霜,甚至是冰雹等惡劣天氣,在漆黑的夜晚,頂着凜冽的寒風,冒着冷冷的冰雨,穿越歐洲之巔勃朗峯,這樣的挑戰無疑會刺激很多人內心深處的衝動。

經過16年的發展,如今的UTMB比賽已經發展成爲擁有171公里的UTMB、101公里的CCC、145公里的TDS、56公里的OCC、40公里的MCC、15公里的YCC以及300公里的PTL七大組別,每年吸引超過1萬名選手參賽。

UTMB,成爲全球越野愛好者不斷追逐的夢想。

中國人首次“觸電”UTMB是在2009年,陳盆濱參加了TDS組別的角逐,最終拿到了第27名,由此也揭開了中國人進軍UTMB的序幕。

不過,由於當時國內越野賽極爲小衆,選手人數不多、實力也相對欠缺,中國選手想參加UTMB難度頗大。直到2014年,UTMB的中國參賽選手依然僅僅只有20人。UTMB,那會兒只是很多人心中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這兩年隨着國內越野賽事的火爆,中國選手開始頻頻在UTMB嶄露頭角。2016年參賽的選手達到了289人,在歐洲之外的國家裏,僅次於日本。2018年,這一數字再度刷新,共有395名中國越野跑者拿到了通往霞慕尼的門票。

2018年,也是中國選手在UTMB的突破之年。來自探路者飛躍隊的賈俄仁加拿下了OCC組的冠軍,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站上UTMB的最高領獎臺。隨後,運豔橋在TDS組闖進了前十名,齊敏獲得CCC組男子亞軍,姚妙鎖定CCC組女子冠軍,中國選手在UTMB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因爲上一年中國選手的出色表現,也讓粉絲對2019年的UTMB有了更多的期待。然而,慘痛的現實給了所有人一盆冷水,讓大家意識到UTMB的難度和挑戰。無數賽前摩拳擦掌的中國精英選手,被意外的傷病、極端的天氣等因素所困擾,很多賽前被看好的名將紛紛折戟沉沙,只有爲數不多的幾位選手比出了自己的實力。

在CCC組的角逐中,賽前頗被看好的申加升最終獲得了第五名,未能實現預期的目標。申加升在賽後坦言,“通過這場比賽,我們還是能夠從歐洲選手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包括比賽的戰術、如何用杖、如何快速補給等細節,我們回去再好好學習,明年再戰。”

在OCC組中,領先的中國跑者駱滔在最後時刻的下坡中崴腳受傷,被對手超越拿到了第三名。賽後駱滔坦言:“實力和歐美頂級選手還是有差距,我前程一路領跑,最後時刻確實感覺力不從心,結果一不小心崴了腳,最後5公里就強忍着疼痛堅持了下來。”

TDS組中,運豔橋以22小時53分04秒的成績成功衝線,拿到了TDS組的第六名,繼2018年獲得第十名之後再次取得突破。運豔橋賽後說,“今天跑出了自己的狀態,雖然是一個人在跑,但我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中國人,能站到UTMB的起跑線上。”

此外,名將梁晶、祁敏、姚妙、鄧國敏等選手都遇到了不小的難題,這也從側面說明:在勃朗峯171公里的賽道上,困難、壓力、風險與挑戰,無時無刻不在,UTMB從不會輕易被征服。

當然,即便是那些享受冠軍榮譽的歐美頂級選手,也曾經歷過低谷,遭遇過困難,遇到過挑戰,接受過失敗……每個人都曾在失利的痛苦中舔舐傷口,最終不斷地去刻苦訓練、臥薪嚐膽,最終再次回到這個舞臺榮耀綻放。

有人說,UTMB是每一個越野跑愛好者心中不可磨滅的圖騰,衝過終點的那一瞬間,都將定格爲人生中極其珍貴的一刻。

2019年,UTMB最偉大的瞬間並不是坎貝爾在UTMB中強勢奪冠,也不是西班牙人在OCC中逆轉加冕,而是發生在CCC組中,西班牙殘疾選手戈爾卡·勒塔門迪亞以28小時05分10秒的成績最後一個完成比賽。當他拖着疲憊不堪的單腳和義肢走向終點,賽道兩邊的觀衆長時間爲他鼓掌,這一瞬間感動了無數人,也包括身在現場的我們。

要知道,殘疾人蔘加UTMB的比賽,本身就是一個很難想象的事兒,更何況他參加的還是相對較難的CCC組,比賽總長度達到101公里,要翻越6座高山,累計爬升6100米。挑戰有多大,外人估計很難想象。在整整28個小時裏,戈爾卡·勒塔門迪亞幾乎沒有任何休息,以平均每小時3.5公里的速度堅持不懈地走完了全程。

即使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能以這個速度不間斷地走將近100公里,也是極爲困難的,但他用健全的右腿和佩戴假肢的左腿,硬是走了下來,顯示了他精心的備戰、超羣的體能、堅韌的意志和一顆勇敢的心。

爲了準備UTMB,從2017到2019年戈爾卡·勒塔門迪亞連續參加了多場越野賽,距離從33公里到100公里不等。雖然身體有缺陷,但戈爾卡·勒塔門迪亞的內心卻十分強大,他並不認爲這會是他和大自然之間的障礙。他一直努力訓練,提升自己的體能、越野技術,參加力所能及的比賽去積累經驗,只爲有朝一日能站上UTMB的起跑線。

戈爾卡·勒塔門迪亞用自己的努力,詮釋了什麼是身殘志堅、鍥而不捨、永不放棄,而這纔是真正的體育精神。戈爾卡·勒塔門迪亞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執着就會迎來夢想之花的絢麗綻放,堅持就會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

對於精英選手來說,經年苦練是爲了有朝一日能過關斬將,站上UTMB的最高領獎臺。對於戈爾卡·勒塔門迪亞以及普通跑者來說,能聽着《征服天堂》的音樂,站上UTMB的起跑線就是無上的榮耀,安全跑完全程就是勝利,就是自己的英雄。

備戰UTMB,是一個艱辛而又漫長的過程,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收穫很多。經年累月的越野訓練,讓我們學會主動去改變自己,管理時間、嚴於自律、改善飲食、提高效率、自我管理,發現自己的優點,改善自己的缺點。努力訓練,成爲一個更好的越野跑者,在阿爾卑斯山的奔跑中,你一定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UTMB,是一份內心的冒險,是一種獨特的經歷。每一位參與者都必須竭盡全力,突破身心極限,才能最終跨過千山萬水抵達霞慕尼。這一段在羣山之間穿梭的奇妙旅程,將引領每一位跑者學會敬畏自然,用心與美麗的勃朗峯交流,欣賞阿爾卑斯山的極致美景。

UTMB,一場光榮與夢想的奔跑。贏,並不在於你第一個跑完,打敗了其他人。贏的意義,在於戰勝自我,戰勝你的身體、你的極限、你的恐懼。贏,意味着超越自我,將夢想照進現實。

2020年金秋,我們期待有更多的中國人能夠站上UTMB的起跑線,一起感受《征服天堂》的激昂旋律,因爲我們都是追夢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