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症状危害,然而,并非所有血小板减少患者都或有出血表现,即便是最常见的皮肤紫癜现象。难道血小板减少患者不出血,病情就不严重吗?

所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是指因免疫异常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或破坏过多和/或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能力下降导致。

一般来说,对于六十岁以下的病人,如果仅是单纯的血小板减少现象,一般是不需要通过骨髓穿刺检查来诊断ITP的;但如果病人在60岁以上,这个年龄段的患者骨髓造血异常发生的几率偏高,此时确诊血小板减少病情,还需骨髓检查后排除如骨髓造血异常等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现象。

有人说,血小板减少后病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以皮肤紫癜最常见,是不是所有血小板减少患者都会有出血及皮肤紫癜出现?

答案是否定的!

所谓皮肤紫癜,多是皮下出血现象,也是此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多数情况下,血小板数值越低,出血风险越高,但血小板减少患者是否有出血迹象或皮肤紫癜发生,不仅与血小板数值有关,还与病人自身体质等相关因素有关。

部分患者血小板数值在50以上,也可能会表现出明显的出血征兆,比如皮肤紫癜,淤青,齿龈出血等;有些患者血小板数值在20以下,病情已经发展为重度血小板减少,但患者可以正常生活,没有任何出血现象。

北京血液病专家提醒大家,血小板减少患者不一定都有紫癜表现,同时,即便没有皮肤紫癜,病情也可能非常严重,需要治疗,因此,血小板减少患者切忌仅凭皮肤症状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忽视治疗的必要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