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前不久闺蜜来找我,跟我说困扰自己很久的难题解决了。原来几个月之前闺蜜产假即将结束,本来说好婆婆到时候过来带娃她上班,但临近上班日子,婆婆突然放话不来了。这下闺蜜和老公乱了套。要知道闺蜜是事业单位,工作不能说辞就辞,老公也不可能回家当全职爸爸。还好闺蜜并没立刻发飙,而是细细询问了婆婆的需求,双方最终意见达成一致,婆婆开开心心地过来带娃了。

我问闺蜜到底使用了什么绝招。闺蜜笑着说,其实老人不愿意带孙辈,一般都是心里有一些顾虑,但又不好跟子女明说。如果做子女的能提前想到,为父母考虑,帮他们解决掉后顾之忧,他们也不是就坚决不带。只有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找出折衷的解决办法,实现父母和自己之间的利益“双赢”。

老人不愿带孙辈,心里其实有顾虑,儿女提前想到才能“双赢”

“我想趁现在年龄还不大,赚些钱养老。”

如今的老人大多都是将近六十的年龄有孙辈,有的甚至还不到六十。想想以后即将衰老,不少老人都希望能趁自己身子骨还硬朗,多挣些钱用来养老。毕竟不管儿女再孝顺,钱还是拿在自己手里最安心。

闺蜜说她感觉自己婆婆也有这样的心思,只是不好说出来,怕显得自己自私。于是闺蜜干脆自己挑明,告诉婆婆其实儿媳明白她的心思,也理解她,并且愿意每月掏出2000块作为婆婆带娃的“补助”。毕竟婆婆来之前也要放弃在老家的工作。这两千块虽然不多,但也是子女的一番心意,而且生活费也全部由小两口出,不会让婆婆花自己的钱。婆婆解除了最大的后顾之忧,心结消了一大半。

老人不愿带孙辈,心里其实有顾虑,儿女提前想到才能“双赢”

“对我的付出,你是怎样的态度?认为是理所当然,还是心怀感恩?”

很多老人带娃时,对子女对自己的态度很在意。如果子女心怀感恩,看到了老人的“功劳”,老人带起孩子也会更有动力,这样子女会更感激父母的付出,如此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毕竟追求成就感是人的天性。

但如果子女总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会让老人很寒心。如果再经常有些摩擦冲突,老人很容易撂挑子不干。而这往往会导致婆媳之间矛盾恶化。

闺蜜深知这一点,她跟婆婆说,虽然她每月会固定给婆婆“补助”,但她知道当地保姆的月工资远不止这点,她也不会因为给了钱就抹杀婆婆的帮助。对于婆婆的付出,她照样很感恩,毕竟这天下除了自己和老公,肯真心实意对孩子好的,也只有孩子的亲人了。婆婆听后,第二点顾虑也打消了。

老人不愿带孙辈,心里其实有顾虑,儿女提前想到才能“双赢”

“两代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如果我们之间发生矛盾了你会怎么办?”

老人不愿带娃,更多的是害怕跟媳妇之间发生矛盾。毕竟三代人要住在同一屋檐下,起摩擦也在所难免。这时就需要子女提前跟老人表明态度,划清界限。比如什么事自己不介意,什么事自己很介意,老人提前心里有数,双方也更好相处。

闺蜜就跟婆婆说,她最介意的是宝宝的教育问题,但她会不定时地把自己的理念跟婆婆分享,有什么两人就事论事好好沟通,她也不会耍性子。这样一来,婆婆更安心了。

如今关于老人该不该带娃有很多争议。但我觉得,年轻人正处在奋斗时期,没人带娃确实很为难。如果能解决掉老人的后顾之忧,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让他们能够安心带娃,这样才能达到家庭利益最大化。

你家是老人带娃吗?对于老人该不该带娃,你有什么看法?

-----------------------

关注【育儿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疫苗接种、疾病护理、成长发育,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除了原创漫画文章,我们还会给您定期奉上实用育儿生活小常识,让你用科学的方式轻松带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