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餘暉下的西安城

本期開始,我帶大家一起領略古都西安的風采。西安地區自古就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西安,古稱(hào)大興城長安是古代絲綢之路起點。目前是陝西省省會、副省級城市、關中平原核心城市,還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區。西安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位置得天獨厚。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主要王朝(在此期間還有多如牛毛的短暫政權不在統計之列)在此建都。所以西安又稱“十三朝古都”。古代長安地區土地肥沃,更有渭、涇、灃、澇、潏、滈、滻、灞八條河流從西安周圍流過,因此自古有“八水潤長安”的美稱。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在著名的辭賦《上林賦》中寫道“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描寫了漢代皇家御苑上林苑的山水之美。西安作爲曾經的“十三朝古都”留下了大量的歷史遺蹟和珍貴文化遺產在訴說着往日的輝煌。西安,就像一部厚重的書籍抑或一座歷史博物館一樣引人入勝、讓人着迷。時至今日,西安是絕佳的旅遊城市,被評爲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和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西安還有兩項六處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興教寺塔。這些歷史遺蹟銜接起了西安古城的歷史脈絡。

一、歷史傳承

西安是歷史上第一座被稱爲“京”的都城,也是歷史上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周文王時就定都於此,築設豐京,武王即位後再建鎬(hào)京(西安),合稱豐鎬,簡稱“鎬”即源於此。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興建長樂宮,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營建未央宮,同年國都由櫟陽正式遷移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名長安城,取其“長治久安”之意。從此迎來了長安的第一個大發展建設時期。長安在歷史上與羅馬、開羅、雅典並稱爲世界四大古都;中華文明史及東方文明史上最負盛名的全球著名大都市。

豐、鎬本是沿着豐河而修建的兩座頗具規模的城市。灃水西稱豐京,灃水東稱鎬京,史稱“豐鎬二京”,分別由周文王與周武王營建。不過,習慣上將這兩座城市看成一個城市,因爲分別承擔了不同的作用。豐京主要建設有宗廟、祭祀場所。所以在西周時期更多是承擔了祭祀等帶有宗教色彩的功能,而鎬京則作爲天子居所和國家的行政中心而存在。西周的首都就是豐鎬兩京。

秦建都咸陽,古代咸陽的地理位置在渭河兩岸,地理位置涵蓋了今天的西安西部和咸陽東部地區。咸陽是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商鞅變法後秦國的都城。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國都仍在咸陽。當時的秦都咸陽規模宏大,包括渭河兩岸的廣闊地域。以咸陽爲中心,東迄黃河,西達千、渭河之濱;北起九山和林光宮,南至秦嶺北麓,東西400公里,南北200公里的範圍內,都建有離宮別館。渭河以北主要有冀闕、咸陽宮、蘭池宮及各具特色的“六國宮殿”;渭河以南有舉世聞名的“阿房宮”,供皇帝遊玩的甘泉宮和上林苑。渭河穿流於咸陽城的宮殿間。一座寬6丈、長380步的木橋把渭北、渭南聯在一起。在秦統一六國後,曾經的咸陽城是中國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漢代長安城平面圖(可見城市規劃並不規整)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長安縣,高祖七年,定都於此。劉邦開始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重修宮殿,命名爲長樂宮。高祖七年(前200年)建造了未央宮,同一年由櫟陽城遷都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命名爲長安城。漢惠帝元年(前194年)至五年(前190年)建造城牆。漢武帝設京兆尹治理長安,對長安城進行了大規模擴建,興建北宮、桂宮和明光宮,並在城西擴充了上林苑,開鑿昆明池,建建章宮等。

漢代長安城與離宮別苑逐水而建

在西漢的200餘年歷史裏,長安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自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開通商道,長安城成爲連接歐亞的橋樑、“絲綢之路”的起點而繁盛一時。全盛時期如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時,城中有8.8萬戶,24.6萬人口,成爲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居民衆多的城市。王莽篡權時期,長安城一度毀於戰火。至東漢光武帝劉秀建國,將都城前往洛陽,長安改稱西京,東漢時期仍然恢復了長安被毀的建築。及至東漢末年諸侯割據時期,董卓曾經挾持漢獻帝遷都回長安。整個兩漢時期,長安一直作爲都城存在。

此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許多政權和隋唐都曾以長安作爲都城。以隋朝爲例:隋文帝楊堅篡北周建立隋朝後,最初仍定都在漢長安城。但是他感覺到漢長安曾歷經長期戰亂,年久失修,地域狹小,沒有發展空間,於是隋文帝決定另建一座新城。公元582年(開皇二年),文帝在長安城東南龍首塬南面選了一塊“川原秀麗,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隋書·高祖紀》)的地方營建新都,新都定名爲“大興城”。大興城的面積達到84平方公里,主要由建築學家宇文愷主持規劃建設,先造大興宮城,後造皇城。開皇三年(583年)爲方便京城運輸,於是決定在城西側開挖龍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引滻水、交水、潞水,直通宮城。第二年由大興城東鑿300餘里至潼關,名爲廣通渠,引渭水注入渠中使漕運直通黃河。605年,隋煬帝楊廣即位,爲了加強軍隊、糧草的運輸調動,同年,建通濟渠運河,自大興至江都(今揚州)。608年,又興建永濟渠運河。大業九年(613年)又動用10萬餘人修築大興城外郭城,大興城的總體格局至此形成。這座大興城就是盛世大唐的長安城的基礎雛形。

二、築城理念

長安城從建成以來經歷了幾次較大的築城理念的變化與完善。首先是漢代。漢初期,匈奴勢力強大,多次大舉南下威脅漢王朝都城,那時的長安城主要是一座防禦性要塞。到了漢武帝時期,武帝北征匈奴、內安諸侯、推崇儒術,各種施政綱領都取得了成功。而武帝取得的各方面成就也在影響着都城的設計與建設。具體而言,有三大方面

一是城牆再不是單純用來防禦外敵的作用了。這使得城市的建設不再依靠城牆的保護,城市建設完全突破了城牆的限制,最大規模的利用發展空間。漢武帝時期建章宮的落成,使得原有的安門大街中軸線作用失去意義,城市重心西移,以西安門、未央宮前殿、北闕、橫門大街、橫橋組成的中軸線趨於定型。伴隨着佈局模式的改變,新增的離宮別館、亭臺樓閣遍及漢城內外的空間區域。

漢代未央宮復原圖

二是城市功能的完備,從戰國時期軍事防禦、駐紮軍隊爲主的城市模式中解放出來。都城定位爲政治中心、皇權中心,同時就需要完備的市場功能、發達的交通、優美的環境、居住的舒適,這些需求直接影響着城市設計思想的大變化,在漢代開始長安城建設中就開始統一規劃佈局,明確界定宮城、官署、民居、市場的位置。開始考慮城市街道走向、佈局、街道排水等諸多因素。在漢代還有一個特點,漢初推崇黃老之道,漢武帝又崇尚道教,追求長生不老。因此道家“天人合一”理念得到了大發展,道教傳說也浸透在城市設計規劃當中。例如:建章宮的神明臺、太液池、鳳闕及閶闔門、未央宮的柏梁臺、上林苑的飛廉館和桂觀等都是道教傳說思想的最好見證。尤其是這兩種思想演繹出來的城市建築,更是名目繁多。建章宮的玉堂、神明堂、天梁宮,北宮的神仙宮(壽宮),未央宮的麒麟殿、鳳凰殿、白虎殿、壽安殿,以及太液池、昆明池中的魚龍、奇禽、異獸之物均屬其列。

漢代未央宮局部復原圖

三是文化和宗教的開放,從漢代開始漢長安城就作爲國家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時自都城至郡縣均設有學校,兩漢都城長安、洛陽均設立太學,並置五經博士及弟子員。其學生來源,主要由太常及各郡國地方官府選拔和推薦,也有自行人學求讀者。如“織屨以給方進讀,經博士受春秋”(《漢書·翟方進傳》)。可見,西漢後期外地的讀書人是可以自費長安求學的。太學在武帝初立時,正式博士弟子只有五十人,元帝時增至千人,成帝時增至三千人(《後漢書·儒林傳》)。城市中的藏書也異常豐富。都城之內,設有規模宏大的政府圖書館和皇家圖書館。劉邦剛入關,蕭何即“獨先入收秦承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漢書·蕭何傳》)。漢建立後,“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漢武時,“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祕室”(《漢書·藝文志》)。漢成帝時,又“求遺書於天下”(《漢書·藝文志》)。經廣泛蒐羅,漢政府及皇帝掌握了大量的圖書。單是經劉向、劉歆父子等人整理登記過的書籍,即達“六略、三十八種,五百九十六家,萬三千二百六十九卷”(《漢書·藝文志》)。這些圖書,“外則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內則有延閣、廣內、祕密之府”(《漢書·藝文志》)。見於記載的西漢長安藏書處就有“石渠閣、天祿閣、蘭臺”(《漢書·藝文志》)等。在漢武帝以後匈奴勢弱西域平定,政府廣泛的與西域國家通商,同時促進了文化與宗教的交流,這些都爲長安城成爲當時世界上領先的大都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大唐盛世

我們總說大唐盛世,壯美長安。那盛唐時期的長安城究竟有多壯觀呢?接下來我詳細介紹。在唐代長安城迎來了歷史上最大的發展時期具體說應該是——盛唐時期。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建都於大興城,同時改大興爲長安城,仍取長治久安之意。此後進一步擴建和完善。唐太宗和唐玄宗年間先後增建了大明宮和興慶宮等宮殿。

至盛唐,長安城已經成爲當時世界規模最大、最爲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唐長安城周長達35.56公里,面積約87.27平方公里,這個面積到底有多大呢?我來對比一下,是如今西安老城(城牆內)面積的9.7倍,西漢長安城的2.4倍,元大都的1.7倍,明清北京城(二環以裏)的1.4倍。是公元447年所修君士坦丁堡的7倍,公元800年所修巴格達的6.2倍,古代羅馬城的7倍。

長安城規模宏偉,佈局嚴謹,結構對稱,排列整齊。外城四面各有三個城門,貫通十二座城門的六條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幹道。而縱貫南北的朱雀大街則是一條標準的中軸線,它銜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城的明德門,把長安城分成了東西對稱的兩部分,長安京兆府尹下轄東部是萬年縣,西部是長安縣,取其“萬年長安”之意。長安城東、西兩部各有一個商業區,稱爲東市和西市。城內南北11條大街,東西14條大街,把居民住宅區劃分成了整整齊齊的110坊,其形狀近似一個圍棋盤。

唐代長安城市整體規劃圖(可見城市規劃整齊有序)

唐代的長安城(外郭城)開十二座城門,南面正中爲明德門,東西分別爲啓夏門和安化門;東面正中爲春明門,南北分別爲延興門和通化門;西面正中爲金光門,南北分別爲延平門和開遠門;北面的中段和東段分別與宮城北牆和大明宮南牆重合,西段中爲景耀門,東西分別爲芳林門和光化門。除正門明德門有五個門道外,其餘各門均爲三個門道。據實測,明德門址東西廣55.5米,南北長17.5米,每個門道寬5米。特別是明德們內的南北大街朱雀大街更是寬達150米至155米。其他的不通城門的大街寬度也普遍在35米至65米之間,而順城街寬20米到25米。這個街道寬度放在今天也是無出其右的,實在是震撼!明德門原有臺閣式門樓建築。宮城位於郭城北部正中,平面爲長方形,東西長2820米,南北寬1492米,周長8.6公里。

唐代壯美輝煌的宮城

宮城分爲三部分,正中爲太極宮(隋稱大興宮),稱作“大內”,東側是東宮,爲太子居所,西側是掖庭宮,爲後宮人員的住處。今天,西安城內西五臺和北城外自強西路北側鐵路中學的土崗則是爲數不多的大興宮城遺址。城四周有圍牆,南面正中開承天門(隋稱廣陽門),東西分別是延喜門和安福門,北牆中部開玄武門。爲了保持皇城的氣候小環境,玄武門外是面積巨大的皇家御苑,裏面林木繁茂、遮天蔽日,飛禽走獸繁盛異常。在御苑裏面修建了大量的離宮別苑,皇帝在裏面好似神仙。

唐代大明宮復原圖

四、人口組成

《國語·周語》記載,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料民於太原”。由此可知西周末年就舉辦過人口調查工作。秦末劉邦進入關中,蕭何很有從政眼光,他首先收集秦朝的戶籍地圖,“所以具知天下塞,戶口多少”。說明秦帝國已經有了比較完整和詳細的戶口統計簿籍了。可惜秦代以前的人口資料沒有作爲重要檔案被漢王朝保存下來,在兩漢更迭中毀於戰火。所以現存最早的人口統計數字,是《漢書·地理志》記載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版籍,以後歷代正史地理志、 全國總志、 地方誌大多繼承了這個傳統,無論如何修改,一定要保留人口數字(戶數或口數)的記錄。

兩漢時期,漢代的人口調查和詳細,皆爲戶數和口數並列,關中平原人口最集中的是長安附近,密度約達到每平方公里千人,爲全國之冠。魏晉南北朝時期東漢末年開始,中國進入了長期分裂和戰亂時期,黃河流域屢經兵燹,關中地區經董卓之亂後,史載:“長安城中盡空,並皆四散,二三年間關中無復行人”。可見當時的長安盛況早已不復存在了。隋唐兩代正處於封建社會上升時期,國力強盛,而隋、唐又都定都關中,使陝西人口遷移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例如:《資治通鑑》記載,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滅陳,遂將陳後主及其王公百司全部遷於長安。此年三月,“陳叔寶與其王公百司發建康(今江蘇南京),詣長安,大小在路,五百里累累不絕。帝命權分長安士民宅以俟之,內外修整,遣使迎勞,陳人至者如歸”。看了這段文字,當時隋代從南方遷入長安人數之多可以想見。除陳後主及太子、諸王28人以外,還有陳朝尚書司馬消難以下至尚書郎200餘人還有大量的當地居民皆被遷於長安。隋朝時期,隋文帝南征北戰滅掉了無數的政權,基本結束了國家四分五裂的局面。無論陳、西梁、後梁,這些新近歸降的人員皇帝都將他們遷徙到長安附近居住,害怕他們在原籍降而復叛,因此放在身邊小心看着。所以,隋朝時期大量的南方人口被遷徙到長安附近。而大唐就不同了,唐王朝發跡于山西晉陽(今太原),唐高祖李淵決定定都於大興城(長安城)後,就曾經大規模遷移山西晉陽地區的人口充實到長安地區。這是因爲晉陽是李氏家族的“老根據地”,有很深厚的“羣衆基礎”,將這些可信任的人口遷移到長安地區皇帝才覺得踏實。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那句老話。可見隋唐開國皇帝的思維側重點是截然不同的。

唐代對人口遷徙有許多明確規定。遵循秦漢以來,“強幹弱枝”的傳統政策,鼓勵京畿人口遷入,嚴格限制京畿人口遷出。據《新唐書·食貨志》載,唐政府明確規定:“自畿內徙畿外,自京縣徙餘縣,皆有禁。”“畿內諸州不得樂住畿外,京兆、河南府不得住餘州。其京城縣不得住餘縣,有軍府州不得住無軍府州。”按照這些規定,作爲京畿之地的關中地區的人口不得隨意遷往外地。據記載,唐太宗曾下詔“雍州錄尤少田者,並給復,移之於寬鄉”。但移往何處,移出多少人口卻不明確,這次遷移人口僅限於“尤少田者”。武則天廢唐爲周後,曾下旨從關中等地向洛陽遷移人口。據《唐會要》卷84《移戶》載:“天授二年(691)七月二十四日,徙關內雍、同、秦等七州戶數十萬,以實洛陽。”這次遷移來自7個州,而史籍僅提到雍、同、秦三州,其餘4州缺載。可見,則天女皇貫徹的還是李淵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策略。而唐代遷入長安地區的人口主要有各地士族、官僚士大夫等,他們伴隨着職務的調整就帶領着全家老少乃至用人僕婦一起遷進了長安。此外還有大量沿邊各少數民族乃至西域諸國人,全國各地的僧侶、商人等,日本、高麗等外國學者、僧人等,他們或是貿易經商、或是講經傳道就一起遷入了長安。唐代長安就彙集了許多來自各地的少數民族商人乃至外國商人。長安的波斯、大食等外國商人也不少。如長安西市就有波斯商人開設的“波斯邸”(《太平廣記》卷16)。西市還有不少胡商(少數民族商人)開設的飯館、酒館等,並以胡姬陪酒。難怪李白《少年行》之二寫到:“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即便是安史之亂後,天下蕭條,“回紇留京師者常千人,商胡僞服而雜居者又倍之”。可見長安地區西域商人仍然大有人在。據《資治通鑑》載,安史之亂後,西域“胡客留長安久者,或四十餘年,皆有妻子,買田宅,舉質取利,安居不欲歸”,貞元三年(787)經檢括“凡得四千人”。這些人大多原爲西域使者,由於安史之亂後西域道路不通,遂久居長安,成爲標準的古代移民。綜上所述,長安地區的人口組成主要經歷過這幾次較大的歷史變遷,這些不同地域遷移來的外來人口以及大量的西域民族,大家在一起不斷交織融合這才奠定了今天西安人口的組成。

各位讀者,我今天先簡要的給您介紹一下西安的歷史傳承,築城理念的變遷,以及曾經人口的主要組成情況作了一個概述。大家先對西安古城的歷史傳承與變遷有一個整體的概念。接下來我將分門別類的對古城西安的喫、喝、玩、樂做詳細介紹。

作者簡介:全勇據徳遊藝簽約作者,出生於北京,全氏一族在京城至今已經經歷了整整6代人。作者業餘時間尤喜明清歷史,經常徜徉於博物館,圖書館而流連忘返,深入研究了大量明清歷史風俗,歷史典故,歷史事件等。曾經師從於北京周易協會副理事長,北京楹聯協會祕書長,北京滿族研究會理事 趙永生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學術水平日趨精進,對清代宮廷飲食,醫藥,藩邸等多有研究,研究論文頗多。

據德遊藝

一起分享文化中的點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