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在蘇州建城2500週年之際,

國家郵電部特意發行了

一張面值4分錢的郵資明信片,

這是中國郵政史上第一次

爲紀念一座城的建立發行的明信片,

而上面選用的圖片,

既不是虎丘塔,也不是拙政園,

而是盤門。

一直以來,蘇州人眼中的“冷水盤門”,

爲何會成爲蘇州城市的logo呢?

1986年印有盤門的郵資明信片/網絡

中國的園林之父陳從周先生曾說:

北看長城雄偉,南看盤門秀麗。

如今的盤門三景:吳門橋、瑞光塔、盤門

也是吸引了天南海北的遊客。

這怎麼能是“冷水”呢,不該叫“熱門”嘛!

那麼,盤門的“盤”到底是什麼意思?

“冷水盤門”又是出自何處?

多次遭劫難,又爲何能保存至今?

既然爲盤門,

我們今天就“盤”它!

現在的盤門/網絡

是“蟠門”,亦是“盤門”

盤門是造築闔閭大城時開闢的一個城門。

當時,爲了戰勝周邊國家,

吳國在城門的取名上煞費苦心,

盤門的命名便是如此。

由於吳國在東偏南方位(辰位爲龍),

越國在南偏東方位(巳位是蛇),

因此,吳國特意在盤門上掛了木刻的蟠龍,

南大門上掛出木刻的長蛇,

面向盤門,以示越國臣服於吳國。

於是,人們把懸掛蟠龍的城門稱爲“蟠門”,

把懸掛長蛇的城門叫做蛇門。

而唐朝成書的《吳地記》

記載了另一種觀點:

說蟠龍是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帝孫權。

《吳越春秋》中有提到小城南門上

掛出龍角模樣的木刻,

而孫權做過皇帝,是所謂的真龍天子,

完全有資格稱“蟠龍”。

30年代盤門城根/蘇州藝術志

蘇州是孫權家族最早的政治中心,

盤門內的瑞光寺,

又是孫權爲迎接西域僧人性康而建造的。

後來孫權爲報母恩,

還在寺裏建造了一座13層高的寶塔,

這就是瑞光塔的前身。

孫權哥哥孫策還葬在盤門外青暘地。

這樣,盤門很可能成爲孫權經常進出

甚至獨家進出的城門,

被叫做“蟠門”亦在情理中。

瑞光塔/百度百科

至於後來爲什麼叫盤門,

《吳地記》上記載有:

“又云水陸相半,沿洄屈曲,故名盤門”。

有人分析,

可能是其他朝代的皇帝

害怕蘇州再出真龍天子,跟他們爭奪天下,

所以不讓這裏叫蟠門。

或者蘇州人怕引來災難,就改叫盤門了。

“冷水盤門”到底有啥典故?

蘇州人提到盤門時,

往往會說一詞——“冷水盤門”。

這句話起源於何時已難以考證,

出典則有兩種說法。

❖說法一:盤門水城門下河水很深,加上被水城門遮擋照不到陽光導致水溫很低,所以叫冷水盤門。

❖說法二:盤門一帶人氣冷清,農田連片,少有人跡,讓人覺得像冷水一樣,故而得名:冷水盤門。

很多專家學者更傾向第二種說法,

直到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

在很多老蘇州人的記憶裏,

盤門一帶仍舊是

一個活脫脫的“城鄉結合部”。

盤門大街和盤門橫街,

都是又窄又顛簸不平的石子路,

路上行人稀少,兩側野草叢生。

據說,還有大王蛇直接爬進

旁邊的電子管廠的車間裏……

霧中陸甕城 ,1989年,蘇州人文紀實攝影師於祥攝

“冷”的背後實爲繁華與險要

盤門的“冷”總是呈現給我們

滄古而敬,敬而遠之的感覺。

但其實,歷史上的盤門,

其“冷”的背後實爲繁華與險要。

和其他城門一樣,作爲出入城的要道,

盤門也曾幾度興旺。

唐代詩句“二八城門開道路”就是見證!

此外,盤門內當時有瑞光寺、開元寺等

很能聚人氣的寺廟,

也見證了這裏曾經的繁華。

但就在南宋初年,

金兵打到了蘇州,進城後燒殺搶劫,

城內建築幾乎焚燒殆盡,

盤門也跟着冷了下去。

古代,盤門乃兵家必爭之地。

盤門城牆巍峨高聳,

水陸兩門並列,都有內外兩重。

陸門的內、外兩重之間設有“甕城”,

可藏兵數百,以備突然出擊之用。

水、陸兩門之間有暗道相通,

機關盡藏,用盤車提升或關閉,

以控制往來行人與船隻,便於設防守城。

如此精巧細密的設計,

在古代軍事防禦上堪稱傑作。

土炮&彈丸

因“冷”而倖存的唯一水陸城門

如今的盤門,已不是春秋時期的原物,

而是元朝末年重建的。

到現在盤門也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後來,張士誠在蘇州稱王,

給盤門又加建了甕城。

600多年間,盤門多次遭劫難,

按理來說,城門是很容易被破壞掉,

但盤門卻一直保留到今天,

拋開它高超的建築藝術不談,

或許正是因爲它的“冷”!

盤門水城門(1990年)/蘇州藝術志

近現代的城門或改造、或拆除,

多是爲變更的交通方式讓道。

而盤門獨據一隅,不妨礙交通,

不影響市容,又冷落、偏僻,

從而倖存下來,

成爲唯一保存完整的水陸城門。

現在的盤門/網絡

2500年,八大城門開開閉閉,

只有盤門總是開着的,

就算它被冷落成“冷水盤門”,

僅憑這一點,盤門都是幸運的。

如今,“冷水盤門”煥然一新,

而對於蘇州人來講,

它永遠是莊嚴、肅穆的。

*部分圖文資料來自蘇州圖書館、姑蘇好時光、城市商報、蘇白學堂、蘇州藝術志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看見蘇州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