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巴西總統訪問以色列,大使館不遷了?

[環球網 實習記者 李東堯]今年元旦,巴西極右翼總統博爾索納羅就職時,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曾親自前去捧場。週末,博爾索納羅選擇在以色列大選前夕回訪該國,開啓了自己上任後的首次中東之行。

過去,談到兩國關係,博爾索納羅一直以“兄弟”來形容,博爾索納羅本人此前更揚言要追隨美國,將駐以使館搬遷至耶路撒冷,受到內塔尼亞胡的讚賞。

不過,3月31日,博爾索納羅抵達以色列當天,巴西外交部正式宣佈,將在耶路撒冷新設一個“商務辦公室”,作爲其駐以色列(特拉維夫)大使館的一部分。以色列《國土報》稱,這與其此前遷館的承諾相悖。

巴西外交部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巴西決定在耶路撒冷設立一個辦公室,作爲駐以大使館的一部分,來促進貿易、投資、技術與創新。”

儘管沒有給出遷館的時間表,只是在耶路撒冷新設辦公室,但對在大選前夕正面對競爭對手挑戰的內塔尼亞胡來說,博爾索納羅似乎已經給出了很大的面子。

31日,博爾索納羅抵達特拉維夫機場,內塔尼亞胡在機場親自迎接。

據法新社報道,內塔尼亞胡說,“我們正在一起創造歷史,”“開啓我們兩國關係的新紀元”。博爾索納羅說,“我國政府決心加強兩國之間的夥伴關係,”“巴西對兩國安全與防務領域的合作也非常感興趣。”

以色列《國土報》稱,31日當天,博爾索納羅會見內塔尼亞胡及其內閣部長,雙方簽署了多項雙邊協議。博爾索納羅在兩人的聯合記者會上說,“我們今天慶祝的(兩國間)‘婚禮’(wedding)將給我們兩國人民帶來很多好處。”

以色列能源部長同日宣佈,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將參與在以色列近海勘探油氣的投標。

當天兩人會晤時,大約50名來自巴西抗議者曾聚集在會場外。

按照計劃,在3天的訪以行程中,博爾索納羅預計還將於4月1日與內塔尼亞胡一同參觀耶路撒冷的“哭牆”。法新社稱,博爾索納羅有關遷館的承諾,可能會成爲次訪的主要議題,因爲內塔尼亞胡需要利用這一機會在9日的選舉到來前提升自己的地位。

去年11月,剛剛當選總統的博爾索納羅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正如我在競選期間所言,我們打算將巴西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以色列是一個主權國家,我們將充分尊重這一點。”此後,博爾索納羅政府遲遲未給出遷館時間表。

而本週早些時候,博爾索納羅表示,他並不急於做出決定。

路透社稱,雖然搬遷使館會讓博爾索納羅的福音派基督教支持者感到高興,但也有可能招致阿拉伯國家的商業報復,其中一些國家是巴西肉類的主要進口國。

《國土報》3月31日則認爲,除了來自阿拉伯國家反對搬遷大使館的壓力之外,巴西決定不把大使館完全遷往耶路撒冷也反映了一個事實,即許多國家不再相信,搬遷大使館能幫助他們與特朗普政府合作。這正是特朗普決定切斷美國對危地馬拉援助的結果。目前,危地馬拉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追隨美國已經把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的國家。

以色列1967年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佔領東耶路撒冷,單方面宣佈整個耶路撒冷爲“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巴方要求建立以東耶路撒冷爲首都的巴勒斯坦國。耶路撒冷地位是阻礙巴以和平進程的癥結之一,國際社會普遍不承認以色列對整個耶路撒冷擁有主權。

特朗普2017年12月承認耶路撒冷爲以色列首都,2018年5月把駐以使館遷至耶路撒冷。以色列方面予以歡迎,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國家以至美國的一些西方盟友反對。

以色列大選在即,內塔尼亞胡目前正面臨來自中間派前國防軍總參謀長本尼•甘茨的嚴峻挑戰,本人更面臨腐敗指控,處境十分不利。外界普遍認爲,3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以,以及內塔尼亞胡訪美會見特朗普,都是在爲其競選活動助力。內塔尼亞胡試圖把自己塑造成以色列最重要的政治家,而博爾索納羅此訪可能提供類似言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