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绍的这位战斗英雄,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舍身忘死,曾两次被战友从敌人的尸堆中挖出来,创造出了30分钟内连续炸毁敌人3座碉堡1个掩蔽部歼敌13人的奇迹,这样的事,抗日神剧中都很难看,这次却发生在了现实之中。

这位英雄,名叫侯满厚。

侯满厚是湖北省巴东人,1959年生,1977年1月入伍。对越作战打响时,他已经是43军的一名老兵了,时任129师386团3营9连副班长。

对越作战时,陆军43军129师386团部署于广西龙州县下栋公社附近,对面是越南谅山省长定县地区。386团预定从15号界碑至550高地之间突破,向敌纵深发展进攻,保障全师的左翼安全。3营的任务是以主力从靠矛山东北、东南两个方向发起进攻,一部兵力向主峰侧后迂回,先攻下主峰,突破边境,再沿山脊向其他高地发展进攻。

靠茅山位于14号和15号界碑之间,有大小9个山头组成,其中主峰以西有6个山头,从西到东被编为1-6号高地。3营发起进攻后进展神速,在后方炮群的直接支援下,轻枪拿下了靠茅山主峰,然而在进攻2号高地时却遭遇了越军明暗火力点的顽强阻击。

2号高地是越军固守的最大的一个阵地,有多个钢筋混凝土地堡和掩蔽部。越军以轻、重机枪和60迫击炮严密封锁1、2号高地之间的山脊和鞍部。由于敌人碉堡非常坚固,射孔又小,9连先后使用火箭筒、无后坐力炮抵近射击均告失败,自身伤亡很大。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连里决定派出爆破人员利用爆破筒、炸药包近距离将其炸毁。炸碉堡灾一情节,在抗日神剧中经常出现,战士将炸药包放到碉堡旁,拉弦之后碉堡就炸飞了。但是此时此地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号高地敌人碉堡并不像神剧中的单独一座,而是由明暗地堡组合而成的碉堡群,互相以火力掩护支援。要想顺利炸毁它们,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火力压掉各碉堡的射击,为接近碉堡赢得时间;二是行动必须快速。

为此9连动用了3挺重机枪,6挺轻机枪,重新组织火力,严密封锁敌人碉堡火力射孔,同时派出爆破手侯满厚。侯满厚平时训练刻苦,头脑聪明身体灵活,他见敌人火力被压制后,马上快速向前运动,并随手扔了一枚手榴弹,爆炸的硝烟挡住了敌人的视线,侯满厚一个箭步冲到碉堡前,拉燃导火索,一声巨响敌人的碉堡被炸成了废墟。

就这样,侯满厚穿行了弹雨之间,时而上蹿,时而滚到一边,时而匍匐前进,连续爆破,爆破筒用完了就用炸药包,在30分钟内炸毁了越军3个地堡和1个掩蔽部,炸死13名敌人。由于表现神勇,战后,侯满厚被授予“爆破英雄”的荣誉称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