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胸就不大,可現在肚子竟然比胸大!不知道的以爲自己胸部下垂的厲害,甚至地鐵上有人主動讓座……這種尷尬你遭遇過嗎?其實,肚子有肉的悲劇不僅發生在胖子身上,連瘦子也有這樣的困擾。生活中,不少女性雖然體重沒有太多變化,但體脂偏高,尤其腹部脂肪堆積。

溼氣重,大量水溼易堆積腹部

中醫將胖人分爲了3種類型,第一種稱爲"膏人",其特點是身小腹大,相當於我們所說的"腹型肥胖";第二種稱爲"脂人",特點是全身上下均肥胖;第三種稱爲"肉人",雖然看起來身體壯碩,但脂肪並不多,主要是肌肉發達。除了體質因素外,在中醫看來,導致肥胖的原因主要包括脾虛溼盛、痰溼阻滯及過勞氣虛,尤其腹型肥胖更是如此。

中醫認爲,我們身體有兩個管理水的臟器,一個是脾臟,一個是腎臟。脾主運化水溼,將體內的水分運送進血液裏,血液再將這些水分運回腎臟。腎臟主水,部分水分被製成了尿液,被腎臟排出體外,如此這般,便形成了體液的循環。對於健康的人而言,脾和腎的力量勢均力敵,不相上下,從而達到身體體液的平衡狀態。可一旦脾虛,大量的水溼就無法進入血液,更談不上被被腎臟排出體外,於是,就會堆積在下身、腹部、腿部,它們和脂肪混在一起,讓人變胖。可以說,溼氣和脂肪是親戚,中醫裏都統稱爲痰溼。

溼氣大不大,這些症狀來幫你判斷:

舌苔厚膩,舌體胖大,舌頭邊緣有明顯齒痕。

大便像熟香蕉一樣外形軟爛、黏膩,不成形,粘在馬桶上不易被沖走。

精神狀態差,常會有胸悶的感覺。

身體特別疲乏,懶得活動,記憶力減退。

食慾差,沒有飢餓的感覺,喫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裏脹脹的,甚至胃痛。

臉上長斑、長痘,臉上暗黃無光。

身材水腫、肥胖,大腹便便,一天比一天胖。

告別水溼性肥胖,祛溼要先健脾

溼氣大的人大多脾虛。當溼邪進入人體,虛弱的脾胃沒有足夠能力將其化解,痰溼就會鬱結在體內,想祛溼得先健脾。

健脾食療爲先,平時多喫赤小豆、黑豆、板栗、粳米、山藥、大棗、小米、薏米、牛肉等健脾食物,還可在中醫指導下,用人蔘、茯苓、陳皮等健脾中藥來煲湯養生;堅持捏脊來健脾胃、督一身之氣,從尾椎骨一直捏到脖子,每日一次,每次3-5分鐘;沒事還可以揉一揉帶脈,帶脈橫行於腰腹之間,統束全身直行的經脈,揉帶脈可健脾養胃,還可花開小腹內積聚的水溼。

排除身體溼氣,你需要多管齊下

很多人溼氣重,首先會想到喫一些利溼滲水的東西,想法是好的,但是,單純的飲食管理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1. 平時管住嘴

多喫清淡、易消化類食物,少喫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避免溼氣內積;多喫薏仁、綠豆、蓮子、赤小豆、鴨肉、鯽魚、冬瓜、絲瓜、苦瓜、空心菜等可幫助身體祛溼,甜食、油炸食物則要少喫。

2. 運動來幫你祛溼

現代人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溼氣的能力正在變差。運動可以紓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像跑步、健走、瑜伽、太極等運動方式都是很好的選擇。溼氣重的人易出很油膩的汗,一出汗,體內溼氣更不容易散發,所以平時衣着要儘量寬鬆,適宜穿棉、絲、麻等透氣性好的天然纖維,運動後及時洗澡。

3. 經常刮痧、拔火罐

中醫常用刮痧和拔火罐來對付溼氣。刮痧可用牛角梳沿着後背經絡來刮,刮手臂、腿部也可,力度宜適中;拔火罐宜選背部,背部是膀胱經所在,對應着人體的五臟六腑,拔火罐可達到祛溼效果。

4. 每天按摩穴位

將肘部彎曲呈直角,肘橫紋外側的盡頭處即爲曲池穴,可用拇指指腹按壓,每次連續3分鐘,可起到祛溼作用。還可按揉合谷穴+太沖穴,合谷穴位於手背虎口處,於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陷中,太沖穴在足背側,當第1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5. 喫中藥祛溼熱效果快

對於溼氣症狀比較重,比如長痘痘,經常便祕,消化不好的人,也可以通過喫點中藥來調理,如霍香正氣膠囊。另外,傳承百年的清熱除溼良方三仁湯是最適合溼熱體質的人,杏仁15克,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葉6克,厚朴6克,生苡仁18克,半夏15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