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9月到1934年的夏天,中央蘇區紅軍進行了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由於中共中央領導人博古和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德國共產黨黨員)的錯誤指揮,1934年1月,中央紅軍在江西與國民黨軍進行決戰中,損失慘重。後來中央進行改組,新的領導人瞭解到陝北有一支紅軍,於是決定轉移。紅軍在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進行了兩萬五千里長徵,後來終於成功到達陝北,從此纔開始了中國革命的新篇章。所以說這支陝北的紅軍對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而謝子長其人,就是陝北紅軍和陝北根據地的開創者之一。

謝子長

謝子長(1897年-1935年2月21日),他原名叫世元,曾改名德元,號浩如,化名冬陽,是陝西省安定縣(今子長縣)棗樹坪人。1919年開始他先後進入西安省立第一中學和陝北聯合縣立榆林中學讀書。1922年考進了閻錫山的太原學兵團學習軍事。1924年回到家鄉安定縣辦民團,出任團總。同年他奔赴天津、北京,參加反帝鬥爭。

1925年謝子長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6年初根據黨的指示,回安定縣繼續辦民團,實際上卻是利用團總的身份進行革命活動。同年他到陝北軍閥井嶽秀的一個團裏任連長,目的也是在該團祕密發展黨員,建立支部組織。1927年2月他被選爲安定縣地方行政會議主席團成員和農民協會促成會委員。他創辦了青年軍事幹部訓練班和農民運動講習所,開展各種反帝反封建的宣傳教育,組織和領導農民協會打擊封建官僚,懲辦土豪劣紳,頗受百姓愛戴,被稱爲“謝青天”。

1927年10月,謝子長與唐澍等組織領導了清澗起義,清澗起義是繼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之後,中國共產黨在全國領導的第三次有深遠意義的武裝起義,在西北地區向國民黨反動派打響了第一槍,從此揭開了西北地區革命武裝鬥爭的序幕。1932年2月,根據中共陝西省委的指示,謝子長等人領導的西北抗日反帝同盟軍正式改編爲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由謝子長任總指揮。這是西北地區第一次打出工農紅軍的旗幟,這支部隊也爲後來的陝甘紅軍的創建奠定了基礎,是挽救中國革命於水火的勝利之師。

後來謝子長領導部隊在陝北地區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1934年7月,國民黨反動派對以安定、清澗爲中心的陝北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一次“圍剿”。謝子長率領游擊隊南下,與劉志丹率領的紅二十六軍在南梁地區會合,兩部合爲一部抵抗敵人。8月下旬,謝子長等決定攻打清澗縣河口鎮。26日晚謝子長親自到前線指揮戰鬥,給敵人以重大打擊,迫使敵人不得不放棄據點逃往清澗縣城。在此次戰鬥中,謝子長不幸中彈,鮮血從胸前溢出,他自己卻一聲不吭,堅持指揮戰鬥,直到勝利。戰鬥結束後,謝子長不顧重傷在身,又率軍北上,攻打安定董家寺,擊潰敵人一個營,徹底粉碎了敵人對陝北革命根據地的第一次“圍剿”。

劉志丹

在歷次戰鬥中謝子長總是親臨前線,身先士卒,不怕犧牲。在身負重傷後,他仍然堅守在戰鬥崗位上,後來身體實在難以支持,他纔不得已轉移到後方休養。1935年春節前,謝子長的傷情惡化,他痛苦地對家人說:“就這樣死了,我對不起老百姓,我給他們做的事太少了!”1935年2月21日,一代革命英雄謝子長在安定縣燈盞灣犧牲,年僅38歲。

回首謝子長的一生,都是在爲人民和國家付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憑他的功勞,如果活到新中國成立,完全可以評爲元帥。可惜可嘆!

希望大家多多收藏分享,關注小編,每天爲大家分享史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