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潮州菜的辣,不卑不亢、不温不火,味不穷尽,辣不上火,好比书不甚解,事不极理,既不如川菜麻辣火锅辣得有声有色,也不如湘菜剁椒鱼头辣得入木三分,于清淡中取辣意,于平凡中显真味,沙茶、姜与胡椒,大致如此,没有辣椒威加海内的王者霸气,却自有一股草根情怀与狷介气质。沙茶酱是吃潮汕牛肉丸、牛肉火锅的时候必备的蘸酱,也是沙茶粿的主调料,吃起来香浓过瘾,也算是领略了沙茶的美味。

作为一个客居异乡的潮汕人,我常常因为吃不惯辣菜、或是动辄辣到满头大汗以至于无法大快朵颐而遭人嘲笑。对此我常作如是观想以自慰:起先不吃辣而后吃辣者,既能尝尽百味,又能领略辣之深味;起先就吃辣的人,却难以尝出清淡细腻,吃到不辣的菜,便觉索然无味。由淡入辣易,由辣入淡难,这也不失为不吃辣的好处。

辣椒号称百味之王,我总嫌其过于霸道,辣椒之于菜肴,仿若共党之于中国,此味一入而百味尽失,虽吃得过瘾,却少了些许韵味。后来慢慢适应吃辣菜,却依然未能摆脱一吃辣就飙汗的窘相,更无法打心底里喜欢辣菜,以至于怀念起清淡的潮州菜来。

潮州菜以口味清纯著称,但一些地道的辣味潮州菜,你最好也尝尝~

潮汕人居于海滨,多吃海鲜,辣椒通常用来去除海鲜腥味之用,而非主味,更断无香辣烤鱼、麻辣火锅之类的重口味吃法。潮州菜崇尚清淡、鲜美、细腻,潮汕人吃辣,浅尝辄止。潮州菜的辣,止于沙茶、姜与胡椒。

外地人大概以为沙茶酱就是沙茶,这其实只是沙茶的一种。沙茶酱是吃潮汕牛肉丸、牛肉火锅的时候必备的蘸酱,也是沙茶粿的主调料,吃起来香浓过瘾,也算是领略了沙茶的美味。潮汕寻常人家做菜用的,不是沙茶酱,而是“沙茶末”。沙茶末由辣椒、花生、大蒜、芝麻等原料研磨混合而成,有时候磨得不匀,时常可见大半颗花生粒,味香浓,微辛辣。较之沙茶酱,少了些浓稠,多了些清爽。大凡海鲜,如炒薄壳、炒花蚶、炒花蟹、炒胶墙、炒虾蛄等,均可放沙茶,甚至不能不放沙茶。

潮州菜以口味清纯著称,但一些地道的辣味潮州菜,你最好也尝尝~

至于沙茶菜中的极品,当数牛肉炒芥蓝了。牛肉须先用雪粉、油、盐、沙茶(酱末均可)腌制拌匀,芥蓝要选取稚嫩的菜心(否则要茎叶分开,块茎斜切片),整棵下锅,炒熟盛起,再炒牛肉,炒熟变色即可,连汁浇于芥蓝之上即成。牛肉的鲜嫩,芥蓝的脆滑,有了沙茶的调和,便觉浑然天成,香辣可口。这沙茶的辣也是点到而止,恰到好处,即便如此,潮汕人中不吃辣者,有不少连沙茶都不敢吃的。

潮州菜以口味清纯著称,但一些地道的辣味潮州菜,你最好也尝尝~

生姜是南北都有的佐料,但因为有辣椒,姜便显得渺小平凡了。相比较辣椒的极欲穷味,姜分明温顺内敛了许多,它的辣虽不是轰轰烈烈,却也能润物无声,少了份霸气,多了份矜持,仿似隐世逸士,清清爽爽、自自然然,无需张扬喧哗,自有凛凛骨气。正因为其内敛幽淡,不过分喧宾夺主,很多菜色都可与之搭配,煎炒焖煮总相宜,佐海鲜则除鱼虾贝壳之腥味,佐蔬菜可祛芥菜、春菜之苦气,佐肉食能去鸡肉、鸭肉之膻荤,如此一专多能,又喜结善缘,在菜可味及百菜,在人则位极人臣矣。

在没有抽油烟机的柴火时代,哪家油锅响,鱼腥和着炸姜味儿嗖嗖地窜出厨房,便可知谁家在做“大鱼煮白菜”了。大鱼通常是鳙鱼或者鲢鱼,鱼肉切圈放姜丝慢火油煎,熟则盛起,锅底不洗,就着腥味放油炒白菜,为着白菜的辣气和鱼的腥气相冲和,炒至将熟再放水、放鱼肉(或单放鱼头)煮汤,煮滚时满锅白汤,煎鱼的焦香味与鱼汤的腥鲜味水乳交融,冬日喝起,香浓暖胃。举这个菜,不是因为它金贵,恰恰是因为它平凡经济,一菜两做(鱼肉可单独当一道菜),平常人家都吃得起。

潮州菜以口味清纯著称,但一些地道的辣味潮州菜,你最好也尝尝~

在清淡潮州菜里,“大鱼煮白菜”这个汤算是重口味的了。更多时候是极为清淡的海鲜汤,例如车白汤、蚝仔汤,做法极其简单。开水煮滚放入车白,烫至开嘴,撒入姜丝、芹菜,放点油盐味精即可。这种5分钟便可出锅的汤,虽然比不上广府菜熬了几个钟的炖汤来得香浓,却不失清甜鲜美,更有几缕姜丝,留得汤里热气,饮后余韵未尽。生姜在潮汕菜里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以至于早前许多潮汕人家都将买来的姜埋在沙地里,以备厨灶之用,一来防止腐烂,二来还可以长个子。

除了生姜,还有一种南姜,生姜皮白,南姜皮红。南姜味更香郁而少辣气,别有异国风味。潮汕人喜吃卤鹅,澄海的卤鹅更是驰名,而南姜则是卤鹅必备之料。偌大一锅卤水,可以同时卤四五只狮头鹅,照例是要扔一两块南姜下去的。澄海卤鹅调料讲究,口感香浓丰盈,吃起来并不觉得有姜味,其实那味道早已渗透到鹅肉里了,倘若不放南姜,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嘴刁的老人就会告诉你,是唔知落南姜咯。

潮州菜以口味清纯著称,但一些地道的辣味潮州菜,你最好也尝尝~

南姜丝也是一种好佐料,每次到潮州,我总要到西湖边吃上一碗牛肉粿条,撒上南姜丝,香浓盈口,回味无穷。南姜丝还是腌制橄榄糁的必备佐料,橄榄的苦涩回甘,加以盐、糖入味,佐以南姜丝的甘香微辣,便可腌制成橄榄糁。潮汕人的早餐,只需白粥就以橄榄糁,便可忘却人间百味,甚至有小孩子拿橄榄糁当零食吃,在这里,南姜的辣淡到可以忽略不计,好比蜻蜓点水,其韵味不在于辣本身,而在于泛起的圈圈涟漪。

胡椒是潮汕人喜爱的另一种辣味调料,多用于汤、粥等煲煮类菜食。辣椒的辣是霸气外露由外而内的辣,胡椒的辣则是柔和温顺,由里而外,潜移默化。和其它地方吃烧烤、小炒不同的是,潮汕人吃宵夜,多吃夜糜。寒夜加班到半夜,蚝仔粥是很受欢迎的,不管是工厂的伙食还是路边摊,来一碗热腾腾的海鲜粥,撒点胡椒,吃到微微出汗,刚刚过瘾,保证劳苦的人一夜好觉。潮汕砂锅粥几乎都可以加些胡椒佐味。寻常人家偶尔也会煮鱼粥、牛肉粥、排骨粥、猪肝粥等等作为主食,只不过不会用到砂锅那么讲究,也喜欢撒点胡椒过过瘾,每每有小孩子学大人样,却不小心撒多了,惹得喷嚏连连,啼笑皆非。

潮州菜以口味清纯著称,但一些地道的辣味潮州菜,你最好也尝尝~

海鲜清汤类也是大可放点胡椒的。蚝仔汤、车白汤、花蚶汤,除了姜丝、芹菜,再放三两片酸菜,撒点胡椒,愈更抢嘴。冬天打火锅,有时候干脆扔几颗锤破了的胡椒粒进去,满锅香浓,温暖全家。

如果说以胡椒主味的汤,那非数猪肚胡椒汤了。这个汤现在很多地方都有了,潮汕人的做法大同小异,就是喜欢放点酸菜、芹菜,开胃、易入口,喝后浑身舒暖,滋润养胃。胡椒本有去胃寒之药用,肠胃不好者,冬日常饮胡椒猪肚汤,香于口、辣于胃、暖于心。

潮州菜以口味清纯著称,但一些地道的辣味潮州菜,你最好也尝尝~

蚝烙是唯一放胡椒的干菜,也是潮州菜里最有特色的一道。蚝要选小的珠蚝,拌薯粉水和葱花,油锅一热,均匀地淋上去,用煎蛋一般的方法煎熟,起锅后撒以芫荽、鱼露、胡椒,一道蚝烙就做成了,蚝的鲜甜、薯粉的焦香、芫荽的香郁、鱼露的腥咸、胡椒的辣,混合在一起成了绝妙的搭配,足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征服远方客人的味蕾。

潮州菜的辣,不卑不亢、不温不火,味不穷尽,辣不上火,好比书不甚解,事不极理,既不如川菜麻辣火锅辣得有声有色,也不如湘菜剁椒鱼头辣得入木三分,于清淡中取辣意,于平凡中显真味,沙茶、姜与胡椒,大致如此,没有辣椒威加海内的王者霸气,却自有一股草根情怀与狷介气质。

行笔至此,秋风正起,夜凉如水。南朝张翰在洛阳当官,因为秋风起,思想起家乡的茭白、莼羹与鲈鱼脍,说道“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便辞了官回家乡去。秋风起时,家乡的薄壳也该肥了,我不及张翰洒脱,这里也买不到薄壳,只能买些剃皮鹿炒沙茶,佐以姜末下酒,聊解莼鲈之思。

来源:潮州菜里的乡愁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南澳百事通团队,致力于传播潮汕文化,宣扬潮人精神,也不遗余力的提供汕头南澳岛的住宿、餐饮、游玩等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