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也叫穴道。寻找穴道的诀窍,在网上都有详细的说明。这里仅就一般寻找穴道的诀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穴道,也就是出现反应的地方。身体有异常,穴道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包括:

①用手指一压,会有痛感(压痛);

②以指触摸,有硬块(硬结);

③稍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感觉敏感);

④出现黑痔、斑(色素沉淀);

⑤和周围的皮肤产生温度差(温度变化)等。

这些反应有无出现,是有无穴道的重要标志。若找到穴道,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若出现前述的反应,即可判断有穴道在。

另外,在穴道的找法中,频频出现“两指宽”、“三指宽”等字眼,这是计算穴道位置时的基准,有“同身尺寸”之说。例如,“一指宽”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宽度;“两指宽”则是指食指与中指并列,第二关节(指尖算起的第二个关节)部分所量的宽度。

手指的大小、宽度,依年龄、体格、性别而有极大的不同。以此法确定穴道位置时,务必以患者的指宽度来找。普通感冒

临床上主要有以下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发 热等。一般来说,普通感冒主要因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病程较短且容 易痊愈。在冬春之际,主要兼夹寒邪,而出现无汗、头痛、流清鼻涕、 喉痒、咳嗽、痰稀色白、穿衣烤火。亦有冷感等风寒感冒的症状,也有 的是因风寒失治、病邪从寒化热,出现如发热重、出汗、头涨痛、咽 喉肿痛、流浊涕、咳嗽、咳稠黄痰等症状。此为化热型普通感冒。

1、选穴

风寒型应祛风散寒、解表宣肺。选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督脉、任脉之腧穴,配以相关腧穴。

取穴有中府、风门、风池、风府、肺俞,合谷、太阳、迎香、肩井、印堂化热型应疏风救热、解表清肺,外加大椎曲池、天突、膻中等穴。2、基本操作方法

风寒型按揉印堂、太阳、迎香,分抹前额,拿按合谷、外关,以 人体出汗为度,然后用力拿捏风池、肩井,依次按揉中府、风门、风 池、肺俞(每穴操作时间为 1~2 分钟),接着再按揉上背部 1~2 分钟, 最后拿捏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 1~2 遍。

化热型按揉印堂、太阳、迎香,分抹前额,然后从肩部沿手阳明 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向手指末端拿揉 1~2 遍,重点按揉曲池、尺泽、 外关、合谷、鱼际,拿揉风池,再着力按揉中府、天突、膻中,拿捏 肩井,按摩上背部 1~2 分钟,并点按大椎、肺俞(每穴操作时间为 1 ~2 分钟),拍打上背至两肩 5 遍,并沿督脉和膀胱经从上背部向腰部拍打 5 遍。3、治疗原理

风寒型按摩印堂、迎香,分推前额,能止头痛、通鼻窍;按肺俞 与中府(肺募穴、手、足太阴经交会穴),乃俞募相配,能宣肺解表, 止咳嗽,除鼻塞;按风门(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穴),可散风止咳, 除热,止头痛、项强;按揉拿捏风门、风池(足少阳、阳维之会)、 肩井(足少阳、阳维之会),可解表散寒止头项疼痛;按揉合谷(手阳明经之原穴)、外关(八脉交会穴),可疏风清热、舒筋活络,能 加强解表之力。

化热型点按大椎(诸阳之会)能宣通三阳经气,具有良好的解热 作用;按风池可疏风散热解表;按曲池(手阳明经之合穴)、合谷能 泻肺热,除咳嗽并消除咽喉肿痛;按膻中(手、足阳明经交会穴)、 天突(阴维、任脉之会)可止咳,消除咽喉肿痛。

中医推拿按摩治疗上述普通感冒,轻证 3~4 次即可痊愈。在操作时当避风寒。同时,患者也要在饮食起居上注意防寒保暖,多饮开水, 避免过度劳累。由于按摩治疗一般无不良反应,所以这种方法尤其适 合小孩、老人和准备孕育者。对于孕妇,在医生的指导下可减除合谷 等穴。以下介绍痛经的按摩治疗方法———

先是按摩背腰部,再按摩腹部,后按摩下肢。先涂擦活血药液(如药油、药酒),后再进行按摩:

1、用手指或掌根揉按背腰部胸椎第 11 节至腰椎第 2 节,并揉按两侧的肌肉和相关的脊中、悬枢、命门、夹脊、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志室等穴;

2、用拳头轻捶背腰部压痛处;3、用手指揉按腹部疼痛的肌肉和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外陵、大巨等穴;4、用手指捏按下肢的阴包、血海、三阴交、太冲等穴。

3疗效:

一般按摩背腰部 5 分钟后开始减轻腹部疼痛。继续按摩背腰部和腹部 20 分钟,腹痛可消失。

每天按摩 1 次,连续按摩 3—5 天,以往有痛经史者,可在月经到来前 2 天开始按摩。如要巩固疗效,可隔 2—3 天按摩 1 次,要达到理想的效果需持之以恒。

痛经患者在治疗中,要注重自我保健,经期要注意保暖,避免淋雨,忌食生冷食品;情绪稳定,精神愉悦;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适度参加运动锻炼,但忌干重活及剧烈运动。做到以上几点,有利减少痛经发作。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和第四胸椎中间向左右 2 厘米处。咳痰时,一边吐气一边在此强压 6 秒钟,如此重复三次,这时你所感受的喉咙异物便会消失净尽。小孩指压不可太强,但应增加次数。

在第五胸椎上部左右 2 厘米是“厥阴俞”穴,只要在此处用力压 6 秒钟,不论是急性咳嗽或喉咙有异物存在,会立即止咳。采用这种方法时,必须边吐气边进行,只要重复三次就能见效。另一种方法是在锁骨中间“天突”穴采用相同指压方法,止咳效果也非常显著。如果小孩的话,不妨减轻压力,增加次数,也会收到相同的止咳功效。好了,今天的十二穴位知识就到这里。我是药材养生小窝,专业为大家分享养生知识,喜欢的话,点击一下右上角的红色关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