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在大量用戶選擇“換臉”娛樂的同時,也有市民發出了質疑的聲音:將個人私密信息上傳,會不會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警方提醒市民,一定要提高信息安全保護意識,在面對採集“刷臉”驗證和提交手機號碼時,保持審慎態度,千萬別讓手機軟件成爲隱私泄露的“黑洞”。

“僅需一張正面照,就能出演天下好戲”“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圓明星夢”……最近,一些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換臉軟件”走紅網絡,在年輕人中風靡起來。使用者通過上傳自己的高清照片和手機號碼等信息,即可將本人面孔與大量影視片段中的明星面孔置換。不少市民“嚐鮮”,過了把明星癮。然而,在大量用戶選擇“換臉”娛樂的同時,也有市民發出了質疑的聲音:將個人私密信息上傳,會不會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昨日,記者就此採訪了我市警方和法律界人士。

繪圖 沈江江

“換臉軟件”過把明星癮?

這段時間,“80後”沈女士發現了一款新鮮好玩的手機應用軟件。她告訴記者,這款軟件的體驗感十分新鮮,通過輸入手機號碼完成註冊後,就能免費使用。完成註冊認證後,就能進入主頁過把戲癮。她解釋說,“角色來源於影視劇,包括熱門電視劇和電影,可飾演富豪、閨蜜、情侶、父子、君臣等多個熒幕角色。”

根據沈女士的指導,記者在手機上體驗了一番。通過註冊手機號成功登錄後,手機頁面出現了多部影視作品,記者點擊其中一部古裝劇,隨後彈出兩種角色,需要選擇其中一個;選擇完畢後,系統提示需拍攝一張清晰的正面照片,並完成劇中人物面孔的替換;幾秒後,時長約半分鐘的屬於用戶獨有的影視作品就製作完成,劇中由明星飾演的人物的面孔,已替換爲記者的面孔。

沈女士說,“我們一家三口已‘拍攝’了多部影視作品。”

涉及隱私,背後風險不可控

這些“換臉軟件”火爆網絡的同時,也伴隨着質疑與擔憂,主要涉及隱私、數據安全和版權等問題。

不少市民使用後也流露出擔憂。沈女士告訴記者,“家人的手機號都提交了,而且一家三口的照片都上傳了,甚至拍攝的作品還發表到聊天平臺中,擔心已泄露個人隱私。”她表示,“換臉”本是娛樂消遣的,如果對人身安全、財產信用等帶來影響,那就得不償失了。

市民馮先生也曾使用過類似軟件,近期已將其卸載。“用戶的正臉照片和手機號都被軟件獲知。”馮先生說,他還留意到,換臉拍照時需要進行眨眼、抬頭等各種驗證,這與刷臉支付時採集的臉部信息類似,這個過程中涉及個人隱私的關鍵信息一旦遭泄露,後果不堪設想。

【提醒】

“換臉”有風險,玩家需謹慎

昨天,記者就此採訪了我市警方和法律界人士。

“就使用規則看,‘換臉軟件’過度要求使用者提供私密信息,其實就是過度地蒐集。”揚州尚鼎律師事務所林強律師指出,從這些軟件的操作流程可看出,對於市民肖像權、影視作品版權,或多或少存在侵權行爲。

隨後,記者從我市警方獲悉,近年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違法案件屢有發生。手機號碼、身份證、銀行卡等隱私信息若泄露,誘發犯罪的可能性不小。警方提醒市民,一定要提高信息安全保護意識,在面對採集“刷臉”驗證和提交手機號碼時,保持審慎態度,千萬別讓手機軟件成爲隱私泄露的“黑洞”。

記者 黃靜

編輯 晴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