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富爸爸财经

作者:富甲

有关“中植系”的消息,最近一直层出不穷。让人们对神秘的“中植系”有了想要进一步了解的欲望。

一、“中植系”的由来

大家打开百度页面,搜索中植系,会出现一系列有关中植系的报道,通过这些资料,我们不难发现“中植系”的实力之强,势力之大!

“中植系”并非我们认为的一家大公司,而是由创始人解直锟设立,为解直锟亲朋好友持股,实际操纵人仍然是解直锟遥控涉足金融、矿产、投资等产业的庞大企业群。“中植系”目前旗下拥有信托财富管理公司、并购基金等多行业、多领域公司,据统计,这些公司总资产规模超过万亿元。

而构成超大资产规模的公司,也必然不是等闲之辈。这些公司的名字相信大部分投资者都是耳熟能详。包括大名城、天龙集团、法尔胜等著名上市企业,“中植系”控制的企业数量将近20家!

而“中植系”让人觉得实力强大,并不只是因为掌控公司数量多,规模大;而是因为当这些公司出现了事情,其余公司会纷纷“伸出”援手,让其渡过难关。可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样的强大企业群体,才是让竞争对手所忌惮的。

二、5亿尾款成难题?

但是,最近这家超大企业群,资产规模过万亿,却因为小小的5亿尾款难倒了。

9月2日晚间,上文提到的大名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名城”,600094.SH)发布了关于转让子公司100%股权的进展公告。

公告中,我们得知大名城全资子公司深圳名城金控(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转让方,于2018年11月9日,以25亿的价格向“中植系”旗下公司转让名城金控原持有的中程租赁100%股权。双方商议的这笔25亿元的转让款会在5期付清,最后一期截止日期为8月31日。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名城金控盼星星盼盼月亮,却等来的是“中植系”违约的消息。这则消息传出后,让外界非常震惊,资产规模早都过万亿,最后一期尾款5亿,却不能付款,是“故意”还是无力?

而紧跟着,大名城最新公布的消息显示,“中植系”承诺将在2019年9月30日前,分三期付清尾款。9月8日前,“中植系”旗下公司嘉城中泰、诺信资本将向名城金控支付不少于人民币1.5亿元款项;9月18日前,两家公司合计支付不少于人民币3亿元款项;最后,在9月30日前,付清全部5亿款项。

虽然5亿款项并没有“打水漂”,但值得一提的是,这大名城转让的股权,本来就是“中植系”的资产。2016年,“中植系”将这一股权转让给了大名城,当时作价25亿元!而大名城控股的这家公司,根据当时大名城发布的中程租赁资产评估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6月30日,中程租赁营业收入为2.23亿,亏损3.66亿,另外,中程租赁截止到2018年6月,总资产72.8亿,净资产9亿,负债高达63.8亿,负债是资产的7倍之多,如此高负债的公司,大名城着急还给“中植系”也说得通了。毕竟“烫手山芋”,谁都不想放在手里。

三、中植系的资本套路?

在资本市场上曾经“呼风唤雨”的“中植系”必然有它的运作模式,才能一往无前。而查找资料后,我们发现中植系的运作模式,则是旗下的PE通过以中融信托为首的金融机构募集资金,低价投资一些项目,待项目成熟后,上市公司通过定增方式高价收购项目,中植系成为上市公司股东。而因为新的公司有着“中植系”这一资本大鳄撑腰,公司股价也会随之“水涨船高”,一路高升,最后“中植系”获利出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买来的壳,价值已经不复从前了,外加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市场发展前景更是看重,不会盲目购入股票,就导致“中植系”的这套玩法,行不通了。

四、卖掉钱袋子?

一直以来,为“中植系”鞍前马后的中融信托,为“中植系”创造了巨额利润的“功臣”,却差点被卖掉。

据悉,2018年,“中植系”决定将其持有的中融信托32.99%的股权全部被出售给了经纬纺机。交易一旦成功,经纬纺机持有中融信托约70.4562%股权。2018年的年报显示当时的中融信托流动负债高达99.3亿元,外界当时普遍认为,“中植系”此举是想“弃车保帅”,但是随着双方谈判的不理想,这件收购事项,到最后由经纬纺机宣布放弃,画上了句号。

而今年的半年报显示,中融信托的流动负债已经降低至28.7亿元!能够将70.6亿元的负债“消化”,但是5亿元的尾款却要分期付款,“中植系”到底在做什么,让人深思!

五、大规模“退货”?

除了现在的大名城向“中植系”退货,今年7月的“罗静案”也引起大众争议。虽然踩雷人表明上不归属于“中植系”,但是最后却变成了“中植系”接盘。“中植系”需要在2020年12月31日之前支付29亿转让款,截止到目前,已经偿还了2200万元。另外,今年还有两家公司纷纷向“中植系”施加压力。首先就是,达华智能退货润兴租赁,还有6亿资金需要在年底偿还;其次,则是宝德股份退货庆汇租赁,需要资金3亿元!这4件“退货”事项加起来,“中植系”就需要付款高达43亿的资金。

“中植系”在赚钱的时候,将这些公司“嫁过去”,在这些公司业绩不佳的时候,再“接回来”!这波操作,着实不符合“中植系”的操作手法。亦因此,外界对“中植系”与这些租赁公司和法尔胜、大名城等上市公司是否有秘密协议一事,产生了极大的疑问!外加,目前5亿的分期付款能否按时偿还还是未知数,“中植系”的发展前景与未来规划,已经让投资者在心里默默敲响了警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