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很有特色的美食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重庆的一种鸭子,名字就叫熊鸭子......

“熊鸭子”始于清宣统一年。当年,江北有个姓熊名汉江的小商贩,常在街头巷尾出售熏鸭,他制作的鸭子色泽金黄,肉质软嫩,爽口化渣,很受食者欢迎。

到20世纪40年代,不少酒馆、餐厅争相找熊汉江订货。

从此,江北“熊鸭子”名噪一时、生意兴隆。

40余年前,“熊鸭子”便已成为“全国连锁”:不仅在现在的观音桥、大石坝、江北城开有门店,还开到武汉、成都、贵阳、昆明等多个城市。

在1985年、1986年时,“熊鸭子”一年就可以卖出38万只。

江北熊鸭子精选当年养的健壮仔鸭为原料,宰后去净杂毛,以数十味名贵中药材专制的香料腌制,加撑造型,文火烘烤而成。食前再急蒸30分钟。

本品肉质细嫩,色、香、味、型俱佳。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江北熊鸭子的原料配方及制作方法。

江北熊鸭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汉族名肴,属于重庆菜。

在80年代的时候,重庆人的年夜饭餐座上如果少了一只熊鸭子,那么就算不得一桌上档次的年夜饭。

每一家老字号它不仅有着值得回味的独特味道,同时背后也有着一段传奇般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背后代表的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和文化。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品味的提高,曾经因为历史原因而消失的老字号们又在食客的怀念中复活了,而重庆作为著名的美食城市,这些复活的老字号也成为了这座城市除了火锅以外的有一张名片。

在80年代的时候,重庆人的年夜饭餐座上如果少了一只熊鸭子,那么就算不得一桌上档次的年夜饭,因此熊鸭子曾经创造过一年卖出38万只鸭子的辉煌战绩。

然而因为一些历史原因,熊鸭子逐渐淡出了市场,但是在今天又再次出现在了大家的餐桌上,依旧受到如今老中青三代人的喜爱。

重庆人性格火爆、耿直,热辣滚烫的火锅、香辣滑嫩的水煮鱼就成为了不二的城市名片。

其实,像“熊鸭子”这样味道回味悠长的城市名片。当城市名片越来越多的时候,外地的朋友才能了解到一个真实、耿直、踏实的重庆城。

此菜色泽金黄,肉质软嫩,爽口化渣,是重庆市江北区的老字号产品,制作精细,以口感、风味闻名。

江北熊鸭子外形美观,光亮呈椭圆形,表面为深棕色或茶色,皮脆肉嫩;切开后,内肉淡红,脂肪为淡黄色,层次分明;吃起来,清香爽口,回味浓郁。

咀嚼时香味徐徐释放,唇齿留香,毫不油腻;肉嫩且不失嚼劲,清爽且略带烟熏味,孤食且香,酢酒的话那是十分美妙......

熊鸭子的制作方法过程中,仅仅通过“炕”与“蒸”两道主要工序并没有弱化当地土鸭本身的药用价值,另使用各种香料与中草药腌制更是当年熊汉江多次尝试方定下的更能提升鸭子药用价值的绿色配方,到如今也是国家认定的绿色食品。

江北熊鸭子香料配方:花椒、胡椒、肉桂、甘松、白蔻、砂仁、八角、丁香、小茴香、山柰、草果、甘草、干姜等其他几味中草药混合研末制成。

江北熊鸭子制作方法:

1.选料:选用当地敞养当年健康活土鸭为主原料。

2.腌渍:将鸭宰杀洗净,然后把配料撒于鸭身内外。鸭头、鸭颈卷曲于剖面。背面向下,腹面朝上,逐只放入腌缸或池里腌制。腌制时间夏季2~3小时,秋季4~5小时,冬季12小时以上,待盐汁、香料渗透到肉内即可出缸,并用竹片把鸭体撑开平整。

3.香炕:将撑好的鸭子置于炕床内,用以青冈木炕之。

炕时忌用明火,做到勤翻动,勤观察,以免炕焦,待鸭体炕色一致,皮较干硬时即可出炕。

香炕鸭出炕后,用清水洗去鸭身尘污,放入蒸笼内,用旺火急蒸30~40分钟,出笼冷却后,刷上花生油或香油即为成品。

2009年,“熊鸭子”恢复生产。

2011年与江北区食品有限公司谈妥后,于2012年在鸡冠石厂房,专门收购麻鸭,开始试生产。

2017年4月,2000只做好的“熊鸭子”出现在农交会上,很多老重庆认出了这个品牌,纷纷购买“很想尝一下记忆中的味道”。

作为重庆人,你吃过这种鸭子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