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風險情緒此前在週二靠着美股尾盤的絕地反擊得以逃過一劫,但如此好運氣並沒能延續下去。週三歐美時段,在歐洲面臨的意大利預算和英國脫歐雙重“老大難”議題仍寸步未進的狀況下嗎,歐系貨幣延續頹勢。而此後,在科技股不給力的打壓下,美股再演“血流成河”行情,而美國總統特朗普藉機再度對美聯儲開炮,則令市場恐慌情緒更加一層樓。

  歐洲“雙熊”導遊歐系貨幣跌跌不休,風險情緒噤若寒蟬

  上週以來困擾市場情緒,推動歐系貨幣持續承壓的局面,在眼下並沒有任何的好轉。由於英國脫歐僵局看似已經是“大象屁股推不動”的局面,觀察人士在對脫歐協議感到不抱期望的背景下,開始關注另外兩種可能前景,其一是衆所周知的“硬脫歐”結果,而其二就是用時間換空間,可以避免短期過度震盪,但卻把痛苦過程更加延長的“拖延過渡期”辦法。

  而對於看空英鎊匯率的投資者而言,上述兩種結局並沒有本質的區別。特別地,“脫歐”變“拖歐”的預期在日內開始甚囂塵上,一些觀察人士認爲英國此後可能與歐盟尋求一個非常漫長的,沒有特定截至期限的新過渡安排方案,來作爲下策中的上策,這一消息一出,立刻令英鎊兌匯率再度下瀉,因爲此舉犯了市場大忌——投資者最不希望看到未來結局“不定”的狀況。

  雖然英國官方被迫闢謠稱不存在“無截止過渡期”這樣的選項,但市場信心的傷害已經無法挽回。此前,英國央行官員就早已言明,若英國脫歐進展不順,則英鎊繼續大跌千底在所難免。而眼下的跌勢,或許只是個開頭。

  在英鎊日內再度暴挫百點,跌破1.29關口至9月初以來新低的同時,其“難兄難弟”歐元也延續頹勢,日內再破1.14關口。在歐盟於週二駁回了意大利預算案之後,該國政界“三巨頭”——總理孔特和兩位掌實權的副總理薩爾維尼和迪馬約週三在各種場合分頭抨擊歐盟的舉措“不近人情”,並進一步強調:佔GDP比率2.4%的赤字目標是該國的“底線”,無法做出退讓。於是,歐元區一步步再度走向搖搖欲墜的前景,已經足以令投資者退避三舍。

  而歐元匯價還遭到了歐元區糟糕數據的補刀打擊,日內歐元區整體和核心國家德、法兩國的PMI表現均大幅遜於預期,顯示面臨經濟風險的或許並不只有意大利一家。並且,在意大利預算問題弄到滿城風雨之時,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和第四大經濟體西班牙的2019年度預算赤字目標也令歐盟高層感到不滿,其問題更可能在意大利預算危機之後連帶爆發。

  這也使得週四晚些時候歐洲央行的政策會議前景變得更加充滿不確定性。在預算危機當頭,同時核心國家經濟出現失速跡象之計,歐洲央行的緊縮大業料面臨進一步推遲之虞。這意味着在貨幣政策落差的推動下,歐元后市仍不乏進一步下探空間。

  美元破位走強再引特朗普發飆,美股一敗塗地前景難料

  而歐系貨幣走強的對立面,便是美元指數的走強。在歐元與英鎊爛泥扶不上牆的狀況下,美元指數在週三突破了前景的強阻力位96.10一線,一度升至96.50的高位。但美元的快速走強顯然無法令希望縮小貿易逆差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感到滿意。他此前在週二當地晚間的講話中就再度表示了對美聯儲、尤其是其主席鮑威爾不悅的看法,稱美聯儲是美國經濟“最大的風險”,而任命鮑威爾出任美聯儲主席,可能是令他感到後悔的決策之一。

  此言一出四座皆驚,但特朗普卻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實情:不斷走高的市場利率水平以及美元匯率水平,確實已經令美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遭遇了成本上升的壓力。這在近日陸續發佈的上市公司財報中已經有所顯現。雖然週二在抄底救市資金的幫助下,道指在尾盤奇蹟收復了日內近500點的跌幅,但是在內外部風險情緒惡化的背景下,同樣的劇情卻無法重演。週三全天美股再度遭到血洗,道指收盤跌逾600點,而科技股雲集的納斯達克指數更是暴跌近4%。

  這也意味着,美元指數的走強只是受到了從歐洲出逃的避險資金的助推,而非美國本國經濟強勢的推動,因此後市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雖然,日內出爐的美聯儲褐皮書措辭繼續偏向樂觀,但由此激發的加速加息預期卻令股市更加受挫,投資者也把更多注意力轉向之後週五出爐的美國三季度GDP數據。對於正在作中期選戰前最後衝刺的美國驢象兩黨,這份經濟成績單都至關重要。反過來,選情方面的進一步消息,也會在相當程度上指引美元、美股和美債的走勢。

  風險情緒的惡化也令原油價格在北美時段繼續承壓,受需求前景再度成疑影響,美布兩油回吐了此前的報復性反彈漲幅,NYMEX原油繼續承壓於66美元/桶的一個月低位。油價反彈的無功而返也令日內匯市“明星”貨幣加元的走勢亮眼度大打折扣。雖然加拿大央行強勢加息並釋放鷹派措辭的行動一度令美元兌加元暴瀉百點,但之後在油價回落外加風險情緒惡化的拖累之下,至紐市盤末,美元兌加元已經收復了日內的大半漲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