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資會嚴重干擾社會正常的經濟、金融秩序,引發社會不穩定和大量社會治安問題,而且參與非法集資的當事人會蒙受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傾家蕩產、家破人亡,因此非法集資對於社會的危害性極大。”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曉介紹。爲普及如何識別和防範非法集資的有關知識,3月30日上午,山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在大明湖景區開展防範非法集資宣傳及諮詢活動。

非法集資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向社會公衆(包括個人和單位)吸收資金的行爲,具有非法性、公開性、利誘性和社會性的特點。現場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很多,有的會假扮成投資公司,謊稱把吸納的資金投到海洋、科技等一系列新興產業,承諾投資者會獲取高額的投資回報,利誘羣衆進行投資,實際上這些資金最後都被集資者高息貸出,或供其恣意消費。”一般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蔘與到非法集資的比例較高,他們風險防範意識不強,容易受到高回報的誘惑。

市民邢女士反映,去年她的好朋友跟自己分享了一條生財之道,只需往理財平臺中投入一萬元,兩個月就能翻倍。邢女士看朋友的理財賬戶發現,確實能掙不少。之後,她便爲自己及丈夫和孩子均開設了賬戶,總共投資三萬元。“每天賬戶上的數字都在漲,心裏特別高興,這可比上班掙得多。誰知到了公司承諾提現的日子,賬戶裏的錢卻怎麼也提不出來了。公司以各種理由拖延時間,裏面的錢到現在也沒提出來。”對此,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建議邢女士儘快去公安機關報案,這是不法分子的慣用手段,羣衆多舉報,公安機關才能多查處,盡最大可能挽回投資者的損失。

“通過這次活動確實學到了不少,高收益、高回報必然是高風險,希望省金融監管局能多舉辦一些這樣的活動,我們也能多瞭解一些金融知識”,市民張先生說,他們會在日後的金融投資活動中更加謹慎,不盲目追求高收益,以免掉進非法集資的陷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趙婉瑩

輕信理財平臺生錢快,投的三萬元全搭進去了

防範非法集資宣傳及諮詢活動吸引了不少市民的關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戴偉 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