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像華爲這樣的智能手機頭部玩家自帶強粘性用戶羣體,如果能以一個好的產品形態切入智能電視領域,至少在未來五到十年,這一硬件產品完全可以彌補智能手機增量放緩甚至下降帶來的消費業務缺口。另一方面,就是尋找其他增量智能硬件或產業來補充智能手機這一業務增長乏力出現的消費端業務空缺。

最近,關於華爲要進軍智能電視領域的消息又冒出來了,還有號稱"知情人士"的網友稱,華爲將在4月推出智能電視,但華爲方面已經做出了回應,稱"消息不實"。

華爲要做智能電視的傳言,由來已久。在去年8月就有這樣的消息,有所不同的是,去年一同傳出要做智能電視的還有同爲國內智能手機榜單前列的OPPO、vivo,而OV、華爲當時均予以否認。

爲何會出現這樣的傳言呢?這就要從當下智能手機市場波動和智能家居產業興起說起。

1973年第一部商用手機出現,至今正好過了45年。整個手機市場經歷了功能機和智能機兩個時代,然而,這一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受追捧的智能硬件,如今也已經增長乏力。

2017年,智能手機市場首次出現全年銷量下降。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銷量下降0.5%,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下降5%。

2018年全球全年智能手機市場銷量下降4.1%,中國全年智能手機市場銷量下降10.5%。

智能手機行業遭遇了寒冬,廠商一方面征戰國外市場,繼續進軍印度、越南等增量市場;另一方面,就是尋找其他增量智能硬件或產業來補充智能手機這一業務增長乏力出現的消費端業務空缺。

爲什麼智能電視格外受青睞呢?

智能手錶,目前有醫療保健和運動兩個方向,對於華爲這樣的頭部玩家而言,目前智能手錶尚屬雞肋,完全無法作爲主營產品;

智能音箱,各家都在覆蓋,包括華爲也在2018年進行了覆蓋。但智能音箱對技術依賴較弱,更依賴內容,這一硬件最終也很可能是通過內容和服務付費來實現盈利,而內容並非華爲的強勢;

至於可穿戴、AR/VR等,都屬於長期投入領域,並沒有能力來彌補現在智能手機業務下滑帶來的消費業務缺口。

相對而言,智能電視作爲基於工藝成熟的傳統電視的產物,正在經歷類似功能機向智能手機更迭的過程。再加上智能電視擁有原有用戶羣,用戶粘性更強,輔以AI技術帶來的功能,以及更豐富的產品形態和用戶體驗,將會進一步帶來諸如一二線城市年輕用戶羣體。

像華爲這樣的智能手機頭部玩家自帶強粘性用戶羣體,如果能以一個好的產品形態切入智能電視領域,至少在未來五到十年,這一硬件產品完全可以彌補智能手機增量放緩甚至下降帶來的消費業務缺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