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等30餘所高校先後發佈自主招生簡章。記者梳理發現,與去年相比,多所高校招生名額銳減,報名門檻提高,優惠分值降低。

不少學生和家長感嘆,“史上最嚴自主招生”真的來了。

招生名額縮減,招生專業調整

3月15日,武漢大學首先發布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招生計劃從2018年的350人縮減到192人,文學院、歷史學院、哲學院三個學院的計劃數均從31人縮減到15人,國學院則不再設自主招生名額。

中南大學招生計劃從420人銳減到120人,並且僅面向理科生,法學、社會學、漢語言文學等人文社科類專業均不再參與自主招生。

四川農業大學僅計劃招生60人,比2018年減少一半。中國政法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高校也紛紛縮減自主招生名額。

在相關專家看來,今年高校自主招生的名額縮減並不意外。2019年1月,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提出嚴格控制招生規模,要求高校在上一年錄取人數基礎上適度壓縮招生名額。

“自主招生本來就是少數人的‘遊戲’。”浙江大學教育學院高考研究中心主任呂陽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早在2014年12月,教育部在《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規範高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意見》中就明確,自主招生的定位是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但近年來,自主招生逐漸升溫,甚至有成爲高考“第二戰場”的趨勢。

據媒體報道,從2015年到2018年,自主招生報名人次從16萬迅速攀升到83萬。在相關專家看來,嚴格控制自主招生規模、嚴格確定招生專業等是在引導自主招生迴歸其本來的定位。

優惠分值降低,報考門檻提高

此外,《通知》還要求高校嚴格制定錄取標準,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降低給予自主招生考生的優惠分值。從目前已發佈的招生簡章來看,這一條已成現實,各高校優惠幅度普遍大幅降低。比如,中國政法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從去年的最多可降到一本線變爲降20分錄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最大優惠幅度從30分變爲20分。

有家長表示,自主招生變得更像優等生的“錦上添花”,想要通過它一舉“逆襲”進入名校的可能性大大減小。

另一方面,報考門檻的突然提高也讓很多學生感到措手不及。

近年來,初審論文或專利涉嫌抄襲、造假等亂象打擊了自主招生的公信力,《通知》中明確要求,高校不得簡單以論文、專利、中介機構舉辦的競賽(活動)等作爲報考條件和初審通過依據。對擬認可的賽事證書,要以權威性高、公信力強的學科競賽爲主。

記者注意到,多所高校不再將發表論文、文學作品、專著等納入報名條件,武漢大學在招生簡章中明確要求考生不得將論文和專利作爲申請材料上傳至報名系統。有家長表示:“買的獎項和專利都沒用了。”而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五大學科競賽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復旦大學專門在招生簡章中提到,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獲獎生可降至一本線錄取,其餘學生則最高可獲20分優惠。

但是,對於學競賽的學生來說,今年通過自主招生初審的難度也有所提升。在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中,多所高校均在報名條件中將五大學科奧賽的最低標準提高到了“省一”。比如,華中師範大學2018年自主招生報名條件僅要求學生高中階段在五大學科競賽中獲得省級三等獎及以上。而今年的招生簡章中則明確要求至少獲得省級一等獎以上方可報名。

有家長感到焦慮:“辛辛苦苦考的‘省二’突然沒用了,這對於爲競賽付出很多的孩子來說不公平。”

體質測試成“標配”,高校考覈方式各不相同

除了學科能力方面的要求更高,今年自主招生還將考察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只學習不鍛鍊”似乎也行不通了。

《通知》中明確提出“要在校考中增設體育科目測試,測試項目由高校根據中學教學實際自主確定,測試結果作爲錄取的重要參考”。從目前已發佈的招生簡章來看,多所高校增加了體質測試,但測試項目和評價標準各不相同。部分學校僅將體測成績作爲錄取參考,也有不少學校對體測不合格學生“一票否決”。

比如,北京語言大學體育測試項目爲:一分鐘跳繩、立定跳遠、實心球、50米;體育測試成績將作爲同等條件下擇優認定的重要參考之一,不計入考生總成績。

武漢大學則將體質測試設置在專業能力測試之前,體測項目爲中長跑(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和立定跳遠,執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高三畢業生評價指標),如有一項測試不合格者即失去參加專業能力測試的資格。

還有高校實行“獎優”策略,比如,對於體質測試成績優良的學生,清華大學可在原有自主招生降分認定優惠的基礎上,給予額外的5分降分。

從已發佈的各校招生簡章來看,2019自主招生趨嚴已成定局。有家長認爲這有助於擠掉自主招生的“水分”,選拔更爲公平科學。

相關專家預測,今年的自主招生初審通過人數會明顯下降。但與此同時,也有家長表示,自招難度的突然提升給孩子造成了打擊:“準備放棄自主招生這條路了,現在只能拼命複習衝刺高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