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團貸網這顆雷對網貸行業來說可謂是驚天霹靂,雖然2018年夏天的雷潮倒了一大批P2P平臺,但沒有一個規模可與團貸網相比,也沒有一個平臺能達到一線的規模。網貸行業本來就不是很賺錢,即使是拍拍貸、人人貸那些頭部平臺,也不過近兩年纔開始賺錢,利潤率也不高,團貸網收益率本身就偏高,再加上在廣告和公關上面燒了這麼多錢,上哪裏賺錢去。

團貸網倒了,越是瞭解P2P的真相,就越不敢投

前言:眼見它起高樓,眼見它宴賓客,眼見它樓塌了。

3月28日團貸網雷了,東莞警方通報,團貸網涉嫌非法吸收公衆存款被立案偵查,實控人投案。團貸網這顆雷對網貸行業來說可謂是驚天霹靂,雖然2018年夏天的雷潮倒了一大批P2P平臺,但沒有一個規模可與團貸網相比,也沒有一個平臺能達到一線的規模。

其實我在3月24日之前就瞭解到團貸網的一些負面消息,23日300名大戶在東莞的一個酒店開了一場會,創始人唐軍明確表態會壓縮P2P業務,轉型線下。

當時我有種不祥的預感,問了問曾經接過團貸網廣告的自媒體朋友:團貸網不會要清盤吧?哪知道事態比我想象的還要嚴重,要是清盤就好了,沒想到結果爆的是一個大雷。有的投資者特別敏感,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立刻打折下車,虧本把債權轉讓出去了,當時還覺得有點可惜,現在想想多麼慶幸啊。

團貸網倒了,越是瞭解P2P的真相,就越不敢投

凡是被立案偵查的平臺,說明性質已經非常惡劣了,平臺上有大量假標。截止到2月底,團貸網累計撮合融資總額1307.7億元,借貸總餘額145億元,牽扯到22萬投資人。

這22萬投資人要做好心理預期:一是資金追償時間至少要2-3年,二是最終追回的欠款可能大打折扣,比如30%以內。

一、團貸網的瘋狂

我是一個互聯網金融從業者,曾經接觸過網貸行業,也有很多朋友在網貸公司工作,對這個行業的瞭解雖然算不上很深刻,但也比普通人知道的更多一些。

2014年初入這個行業,我只知道陸金所、開鑫貸、人人貸、拍拍貸等平臺,那會團貸網就是個不起眼的草根平臺。但2017年開始團貸網突然嶄露鋒芒,走進廣大投資者視野,規模不斷擴張,硬生生把自己從一個無名小輩推到一線平臺行列。當然,我到現在一直不認可團貸網是個頭部平臺,最多隻能算一線。

團貸網是如何做到的呢?鋪天蓋地的廣告,大肆燒錢。

團貸網的廣告打的太離譜了,我關注的互聯網金融自媒體,大概90%都接過團貸網的廣告,有些自媒體躲過了去年的雷潮,但沒躲得了團貸網這顆雷。

團貸網這兩年投放了鋪天蓋地的廣告,不僅投放在互聯網金融類、理財類的自媒體號上,就連股票、情感、職場、育兒的號上也能看到團貸網的廣告。在2018年7月雷潮之後,大部分P2P平臺都暫緩或是大幅減少廣告投放,自媒體號也因此減少了一大筆開支,但團貸網的廣告依舊兇猛,完全沒有收斂的意思。

團貸網倒了,越是瞭解P2P的真相,就越不敢投

2018年以來,團貸網在營銷上面花的錢可以說是首屈一指,我沒見過比它更瘋狂的平臺。

團貸網不僅在廣告上燒了很多錢,在公關方面燒的錢也不少。但凡有團貸網的負面消息,公關人員會迅速聯繫刪稿,刪一篇稿子10萬元是常有的事,如果是大型知名媒體那就更多了。

網貸行業本來就不是很賺錢,即使是拍拍貸、人人貸那些頭部平臺,也不過近兩年纔開始賺錢,利潤率也不高,團貸網收益率本身就偏高,再加上在廣告和公關上面燒了這麼多錢,上哪裏賺錢去?

仔細看團貸網的消亡史,與前幾年的e租寶有很多相同之處,都是靠燒錢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規模龐大的平臺,但是盈利模式不可持續,註定了最終悲慘的結局。

我在去年初投過一次團貸網的新手標,3個月,出來之後就再也不敢碰了,因爲團貸網太瘋狂了,有點嚇人。雷潮之後,我把P2P平臺所有的資金全部退出,一分不剩。

二、瞭解P2P的真相之後,你再決定要不要投

P2P平臺是一個借款人和投資人的撮合平臺,是信息中介,不能碰投資人的錢。平臺靠收取手續費和息差賺錢。

目前P2P平臺的投資收益率在9%左右,其實這個收益水平並不算太高,相較於前兩年降了很多,要知道2014-2015年平均收益率可是接近20%。

那從P2P平臺借錢的利率有多高呢?這一點被大部人投資人都忽略了。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P2P平臺的借款利息普遍都超過30%,甚至超過高利貸的紅線36%。

這麼說吧,從銀行借錢的利率大概有10%,支付寶借唄的利率在18%左右,網貸平臺和小貸公司的借款利率如果低於30%,根本無法盈利。

P2P平臺的借款人資質普遍較差,從銀行借不到錢纔會考慮從網貸平臺借錢,借款利率又這麼高,很多都還不起,這就導致網貸平臺的壞賬率非常高。但是P2P平臺從來都不公佈自己的壞賬率,或者向外公佈很低的壞賬率,壞賬都用自有資金彌補了。如果哪個平臺公佈了真實的壞賬率,並且讓投資者自負虧損,那這家平臺就別玩了。

P2P平臺要在行業內有一席之地,營銷費用肯定不會低。所以,儘管P2P平臺借款利率非常高,平臺也很難盈利,只有少數頭部平臺利率做到很低,風控投入加大,這種情況下才能盈利。

此外,P2P網貸行業還有很多亂象,包括自融、設資金池、拆標等。借款人借錢一般時間都很長,2-3年比較常見,但投資人卻只想投短期的,所以絕大部分平臺都會有拆標行爲,1個36個月的長標拆成12個3個月的短標。這種模式在平臺穩定運營期或向上發展時期沒問題,資金流較爲穩定,但是在去年網貸雷潮之中,很多平臺資金淨流出,資金鍊就會斷裂。

三、2019年,真的不要投P2P了

我從2014年開始投資P2P,持倉佔比一度超過70%,2018年夏天之後把所有P2P平臺的資金都撤出來了。之前因爲還不是很瞭解這個行業,所以膽子特別大,但是你知道的越多,對這個行業就越是敬畏,或者說是害怕。

不瞞大家,我在去年雷潮也踩了一個雷,但由於我投的錢不算多,而且這幾年在網貸行業賺的錢完全可以彌補我的這次損失,所以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就當我這幾年都買了銀行理財了。但是我加入了一些報團取暖羣之後,發現傾家蕩產投一個平臺的人太多了,辛苦十幾年賺來的錢全部打了水漂,真是非常慘烈。這個平臺的實控人到現在都沒抓到,錢大概率是追不回來了。

團貸網倒了,越是瞭解P2P的真相,就越不敢投

這件事對我來說是一個教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件好事,現在踩了一個小雷,可能會避免今後踩一個大雷。今後我會對各個領域都抱有敬畏的態度。

我曾經聽過一個網貸平臺的工作人員說的話:大膽的做,只要不會判死刑就行。這還是一家TOP20的平臺,其它小平臺就更糟糕了,你現在能瞭解到網貸行業有多可怕嗎?

2019年網貸行業的關鍵詞是“清退”,絕大部分平臺都要退出,但真正能做到“良性清盤”的平臺很少,有的打着清盤、分期兌付的旗號,兌着兌着就跑路了。平臺清盤的結果還算是好的,如果遇到被立案偵查了,那就慘了。最終能活下來的平臺可能在20家以內。

當然,我不認爲網貸行業就此完蛋了,畢竟監管花了這麼多精力去立各種規則,難道是閒的嗎?而且市場上的借貸需求仍然十分旺盛,轉到線下會更加隱蔽、更加危險。

如果真的要投的話,我只建議大家投頭部平臺,而且是穩頭部,成立時間8年以上,在各大評級機構的排名中都能佔到前10名。即使是頭部平臺,我也不敢打包票會沒事。所以,倉位一定要下調,最多佔個人金融資產的20%,每個平臺都不要超過5%。

對於大部分風險承受能力一般,對這個行業還不太瞭解的投資人來說,2019年還是別碰P2P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