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河南人的心里,大概没什么早餐能取代胡辣汤的地位。胡椒香气一下子从鼻孔冲到头顶,瞬间唤醒了沉睡一晚的味蕾。咬上两口刚炸出来的热油条,再把这热脆往胡辣汤里一泡,解馋,饱腹!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曾经这里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却诞生了赫赫有名的中原名吃——胡辣汤。历来便有"河南胡辣汤看周口,周口胡辣汤数逍遥"的说法。

这一碗小小的胡辣汤,

源自于宫廷,穿越数千年,

最终在逍遥镇落地生根。

胡辣汤曾是宫廷名吃。据传,宋徽宗年间,宫中御厨赵杞以少林寺"醒酒汤"和武当"消食茶"为基础,去除汤之辣味,茶之苦味,做出一种色香味俱佳的汤羹,它能醒酒提神,深得徽宗喜爱。

后来北宋遭遇"靖康之乱",逃出开封的御厨赵杞便沿着沙颍河,来到逍遥镇,以卖汤为生,宫廷名吃便于此来到了这样一座中原小镇。

熬制正宗的逍遥镇胡辣,讲究只用胡椒,不用辣椒。正是因为明朝末期,辣椒才从美洲传入中国,此前国人所说的辣,其实均为胡椒。

从宋朝起,胡辣汤便如雨后春笋在中原小镇发展开来。如今,逍遥镇,一共有几十家做胡辣汤的门号,每年胡辣汤大赛上,各家各户都能一展所长。

高鹏和高志东,他们的胡辣汤一举夺得了本届逍遥镇胡辣汤比赛的冠军。高氏兄弟的父亲,是高记胡辣汤第十三代传承人,对制作胡辣汤的要求极为严格。

要做出一碗好的胡辣汤,选择上等的食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正宗的逍遥镇胡辣汤,必须选择沙河边放养的槐山羊。羊儿们河边吃草,玩耍。这样天然的放养方式,能够保证槐山羊有充足的运动量,换得了鲜嫩的肉质。

新鲜的羊肉是做好胡辣汤的基础,为了做好一碗正宗的胡辣汤,兄弟二人谨遵老父亲的教诲,每一个步骤都认真完成,丝毫不敢懈怠。

选取羊肚子上的肉,大火煮沸后,转为中火慢炖,煮熟后便可出锅。这样熬出来的羊汤,鲜而不膻,肉味十足,必须熬足四个小时。

接下来便是做正宗逍遥镇胡辣汤的独家配方。

以中草药作调料,是逍遥镇胡辣汤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如今的胡辣汤种类繁多,区别就在配料。上百种配料的如何配比,在何时下锅,都是胡辣汤传承人绝不轻易外传的秘方。

为了能做好这碗汤,兄弟二人小心谨慎,认真研磨。手工磨制中草药,讲究慢工出细活,虽然慢但是研磨出来的材料味道鲜美。他们的父亲一直坚持手工磨材料,并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加入新的药材。这也使逍遥镇胡辣汤味道更为鲜美,食用时,暖胃驱寒,提神醒目。

胡辣汤食材丰富,除了上好的羊肉外,面筋能够吸收大量的羊汤,口感绵软,是胡辣汤必备的配料。虽然高氏兄弟二人洗面筋的手法略显生疏,但每一次揉洗,都非常用心。

手工做的面筋、提前泡好的木耳等配料统统放入锅中,让它们和汤汁充分融合。一大盆淀粉的加入,让这锅汤变得黏稠起来,香味也提升了一个层次。

熬制时,恰到好处的控制火候,也是胡辣汤成功的关键。

兄弟二人做的胡辣汤,备受称赞,老父亲满是欣慰。

在逍遥镇,一碗正宗的胡辣汤,是早餐的标配。晨光熹微,此时的高家胡辣汤店早已门庭若市,座无虚席。

大锅内汤汁翻滚,等待的食客们口水涌动。端上一碗,入口先是胡椒的香气,慢慢胃里就开始涌动着一股暖意。黄花菜木耳已经被煮得软烂,面筋吸饱了汤汁十分很可口。有的人甚至说,三天不喝高家的胡辣汤,就浑身难受。

这一碗小小的胡辣汤,源自于宫廷,穿越数千年,最终在逍遥镇落地生根。如今的逍遥人,仍坚守着传统的胡辣汤制作技艺,对他们来说,这碗汤不仅承载着儿时的记忆 ,也寄托着他们浓浓的乡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