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河南人的心裏,大概沒什麼早餐能取代胡辣湯的地位。胡椒香氣一下子從鼻孔衝到頭頂,瞬間喚醒了沉睡一晚的味蕾。咬上兩口剛炸出來的熱油條,再把這熱脆往胡辣湯裏一泡,解饞,飽腹!

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逍遙鎮,曾經這裏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卻誕生了赫赫有名的中原名喫——胡辣湯。歷來便有"河南胡辣湯看周口,周口胡辣湯數逍遙"的說法。

這一碗小小的胡辣湯,

源自於宮廷,穿越數千年,

最終在逍遙鎮落地生根。

胡辣湯曾是宮廷名喫。據傳,宋徽宗年間,宮中御廚趙杞以少林寺"醒酒湯"和武當"消食茶"爲基礎,去除湯之辣味,茶之苦味,做出一種色香味俱佳的湯羹,它能醒酒提神,深得徽宗喜愛。

後來北宋遭遇"靖康之亂",逃出開封的御廚趙杞便沿着沙潁河,來到逍遙鎮,以賣湯爲生,宮廷名喫便於此來到了這樣一座中原小鎮。

熬製正宗的逍遙鎮胡辣,講究只用胡椒,不用辣椒。正是因爲明朝末期,辣椒才從美洲傳入中國,此前國人所說的辣,其實均爲胡椒。

從宋朝起,胡辣湯便如雨後春筍在中原小鎮發展開來。如今,逍遙鎮,一共有幾十家做胡辣湯的門號,每年胡辣湯大賽上,各家各戶都能一展所長。

高鵬和高志東,他們的胡辣湯一舉奪得了本屆逍遙鎮胡辣湯比賽的冠軍。高氏兄弟的父親,是高記胡辣湯第十三代傳承人,對製作胡辣湯的要求極爲嚴格。

要做出一碗好的胡辣湯,選擇上等的食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正宗的逍遙鎮胡辣湯,必須選擇沙河邊放養的槐山羊。羊兒們河邊喫草,玩耍。這樣天然的放養方式,能夠保證槐山羊有充足的運動量,換得了鮮嫩的肉質。

新鮮的羊肉是做好胡辣湯的基礎,爲了做好一碗正宗的胡辣湯,兄弟二人謹遵老父親的教誨,每一個步驟都認真完成,絲毫不敢懈怠。

選取羊肚子上的肉,大火煮沸後,轉爲中火慢燉,煮熟後便可出鍋。這樣熬出來的羊湯,鮮而不羶,肉味十足,必須熬足四個小時。

接下來便是做正宗逍遙鎮胡辣湯的獨家配方。

以中草藥作調料,是逍遙鎮胡辣湯廣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如今的胡辣湯種類繁多,區別就在配料。上百種配料的如何配比,在何時下鍋,都是胡辣湯傳承人絕不輕易外傳的祕方。

爲了能做好這碗湯,兄弟二人小心謹慎,認真研磨。手工磨製中草藥,講究慢工出細活,雖然慢但是研磨出來的材料味道鮮美。他們的父親一直堅持手工磨材料,並在傳統基礎上,創新加入新的藥材。這也使逍遙鎮胡辣湯味道更爲鮮美,食用時,暖胃驅寒,提神醒目。

胡辣湯食材豐富,除了上好的羊肉外,麪筋能夠吸收大量的羊湯,口感綿軟,是胡辣湯必備的配料。雖然高氏兄弟二人洗面筋的手法略顯生疏,但每一次揉洗,都非常用心。

手工做的麪筋、提前泡好的木耳等配料統統放入鍋中,讓它們和湯汁充分融合。一大盆澱粉的加入,讓這鍋湯變得黏稠起來,香味也提升了一個層次。

熬製時,恰到好處的控制火候,也是胡辣湯成功的關鍵。

兄弟二人做的胡辣湯,備受稱讚,老父親滿是欣慰。

在逍遙鎮,一碗正宗的胡辣湯,是早餐的標配。晨光熹微,此時的高家胡辣湯店早已門庭若市,座無虛席。

大鍋內湯汁翻滾,等待的食客們口水湧動。端上一碗,入口先是胡椒的香氣,慢慢胃裏就開始湧動着一股暖意。黃花菜木耳已經被煮得軟爛,麪筋吸飽了湯汁十分很可口。有的人甚至說,三天不喝高家的胡辣湯,就渾身難受。

這一碗小小的胡辣湯,源自於宮廷,穿越數千年,最終在逍遙鎮落地生根。如今的逍遙人,仍堅守着傳統的胡辣湯製作技藝,對他們來說,這碗湯不僅承載着兒時的記憶 ,也寄託着他們濃濃的鄉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