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职称一直都让人吐槽不已,同时参工的教师晋不晋级每月工资相差竟达千余元,严重打击了未晋级老师的积极性。更重要的的是晋级的老师未必就比未晋级的老师优秀多少,甚至要差。只因岗位太少,不同学科的差别也很大,有些学科可能就是到退休也晋不了级。我们这有所初中就规定女39岁,男42岁才有资格晋升一级职称,而年龄到了,又因晋的人太多还得继续排队等候。

降低职称在工资分配中的权重,早就应该这么做了。

这是9月3日,相关部门新闻发布会时,提出的在教师权益保障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表态: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

这是在教师节来临之前,对广大的为职称晋升而烦恼的教师来说,最为安慰人心的一种礼物。

教师职称在设立之初,是为了激励教师努力工作、立足本职、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希望教师不断学习、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增强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在本学科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职称制度问题重重

然而随着职称评审制度的推进,产生了很多的问题跟矛盾,而且日益突出。由于职称跟工资挂钩,职称受岗位数限制,达到晋升条件的人数比例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问题与矛盾凸显出来。材料造假、潜规则屡见不鲜,因职称问题,老师之间、领导之间矛盾频频。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一劳永逸。但有些高职称老师却在工作上拈轻怕重,不思进取;而奋斗在第一线的大部分中青年教师,由于常年等待无望,职称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也逐渐失去了斗志,失去了对教育工作的热情。所以职称问题常常为广大教师所诟病。

结语:

现在,相关部门终于表态了,要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这实在工资分配制度的一次变革,也是广大教师的期望。说真的,如果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降低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按照工作量、工作绩效来切切实实的分配工资,那么广大为职称所苦恼的教师,将会重拾信心。

职称问题早该受到重视了。有些学校的老师30多岁就评上高级职称,有些学校的老师到退休还是二级职称,职称指标分配不均,职称评审没有公平。确实是应该改一改了。大家都期待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