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很多地方说,许多抑郁症患者、焦虑症患者,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各种症状,跟他们完美主义性格密不可分。

于是很多患者听了这样的描述之后,就会刻意去改变自己喜欢追求完美的性格。而这样的刻意往往并不能让他们的症状得以缓解,相反,只会让他们更加受挫!更加抑郁。

所以如果您也是以上那样的想法的话,那我觉得有必要重新申明一下。

即我们不必要刻意去改变我们的性格。

一、性格过于空泛,无从下手。

二、正像《战胜抑郁》书中讲到,并不是完美主义让我们变的抑郁,而是我们执着于那个完美的结果,所产生的纠结痛苦才使得我们变得抑郁。

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具有完美主义的倾向,很多人都是吹毛求疵。可是为什么这些人并没有得抑郁症,为什么这些人并没有相应的症状表现呢?

因为,抑郁症跟完美主义没有必然的关系。如果有关系,那也是因完美主义而不能接受当下的自己所产生的矛盾导致的。

所以,追求完美和追求不完美这本身没用问题。

唯有不能接受当下的存在才是问题。

追求完美的性格自然有它必然的好处。

健康的追求完美的模式,不仅不会让人因此而抑郁,相反,会让人不断突破自己,达到人生的新的高度。

那什么是健康的追求完美的模式呢?

就是把结果和过程联系起来。不去因为结果而纠结,或否定自己,而是在当下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所欠缺的,而不断改进。

这里面的不同点在哪里?

健康的追求模式是立足于当下,接受当下的不足,而不断奋进。

而不健康的模式则是不能立足于当下,对当下感到不满,不能接纳当下的存在,所以就因此而陷入情绪困扰当中。

所以,是不是完美主义并不是问题的根源,问题的根源在于能不能接纳当下!

同时,我们不要强迫自己刻意由完美主义转变成不去追求完美,因为这个刻意本身也是对于当下的不接纳!

附:抑郁症自我康复方法“观息法”

练习步骤节选《战胜抑郁》书中第三章,抑郁症疗愈的简快行动计划

1、盘腿静坐,闭上双眼,将注意力集中在鼻孔处。持续的专注鼻孔的呼吸进出。

2、除了呼吸的进出外,其他的一切都不去管它。

3、无论头脑产生什么想法,无论内心产生什么感受,还是身体产生什么感觉,不管它们是愉悦的,还是不愉悦的,都只是保持平等心(不评判、不抗争、不参与),也就是说不去管它们。

4、每天练习至少2次,每次至少20分钟。

5、不在练习中试图想清、解决、消除任何的问题,你所要做的就只是持续的专注呼吸的进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