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军之始起,在战斗的洗礼中,我军就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军事指挥家,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没能看到胜利的曙光,就为自己的信仰而献身了。有些人是牺牲于敌人的屠刀下,有些人则是冤死于自己人之手。比如曾任工农红军第一军军长的许继慎,就是在“肃反”中被杀害于河南光山白雀园的。如果他不过早牺牲,建国最少可获授大将。

许继慎是安徽六安人,虽出身于普通农家,但是聪明好学,曾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习。黄埔军校成立后,他又成为该校第1期第二队的学员,并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任排长、第三期入伍生队六连副连长、连长等。此后,许继慎先后参加黄埔军校两次东征,在战斗中一步步成长,历任叶挺独立团队长、二营营长、参谋长,参加了攻打平江、汀泗桥、贺胜桥等著名战役。

8月底,在贺胜桥战役中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后来,在进击退叛军夏斗寅部的战斗中,再次负伤。身负重伤的许继慎前往上海医治,并从事秘密工作。

1930年3月,许继慎被派往鄂豫皖苏区,任工农红军第1军军长,副军长为徐向前。期间,整编了鄂东北、豫东南、皖西三个苏区的红军,成立了中共鄂豫皖特委,实现了鄂豫皖红军的统一指挥。

在许继慎等指挥下,红1军从6月到8月,先后攻克皖西和京汉铁路南段许多城镇,毙伤俘国民党军7000多人。红1军由组建时的2300多人很快发展到5000多人,巩固和扩大了鄂豫皖苏区。

在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期间,许继慎的红十一师和蔡申熙的红十师,抓住战机,协同作战,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对进驻双桥镇的岳维峻师实施突然奔袭。许继慎亲率红十一师主力首先楔入双桥镇,直捣敌人指挥中枢。岳维峻率部突围向南逃窜,被红十师截击于澴水西岸,全部被歼,经7小时激战,红军全歼第34师,师长岳维峻以下官兵5000余人被俘。缴枪2000余支,炮14门。此战的胜利,有力地鼓舞了红军的战斗意志和瓦解了敌人的士气。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将领,最终却惨死于自己人的迫害。1931年,张国焘把持了鄂豫皖苏区的军政大权。张国焘的“左”倾冒险行为,受到许继慎等人的坚决抵制,引起了张国焘的不满。恰在此时,有个名叫曾扩情的特务又搞了一出离间计,结果将许继慎等人推入万劫不复的绝境。曾扩情是许继慎的黄埔一期同学,他利用同学关系,派两个特务找到许继慎,将一封策反信交给许继慎。许继慎主动将特务和策反信一起送交军部。

没想到,张国焘等以敌特信中捏造的情节和特务的“口供”作为凭证,炮制出一个所谓“许继慎为首的反革命阴谋案”,将许继慎等一批人撤销职务,关押审讯。在审讯中,张国焘普遍进行了严刑拷打,使得许多同志屈打成招。

但是,张国焘等人慑于许继慎在红四军和鄂豫皖苏区的崇高威望,不敢公开将他处死。“公审”后仍将许继慎押回新集,最后将他秘密杀害,许继慎时年30岁。

1955年授衔时,红军时代就担任军级领导的将领至少被授予大将以上军衔。而在广西百色起义时任红7军军长的张云逸,被授予大将军衔。而曾为许继慎副军长的徐向前则授予元帅军衔。如果许继慎能活到1955年,至少会获授大将。

将军虽然牺牲了,但是人民与国家没忘记为国牺牲的功臣,1989年,许继慎成为我军评定的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又获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图片来自网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