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又有消息稱,美國加利福利亞的生物技術初創公司 Finless Foods計劃在實驗室內研發並批量生產不需要經過屠宰的海鮮產品(比如藍鰭金槍魚,蝦)代替傳統捕撈和水產養殖,解決過度捕撈導致的全球環境問題。Finless Foods 公司即將推出的產品是實驗室培育的魚肉。

驚!繼人造蝦之後,未來2年你喫到的魚都可能是人造的!

此前,農財寶典水產版曾報道了一則人造蝦的消息

驚!繼人造蝦之後,未來2年你喫到的魚都可能是人造的!

來自硅谷食品科技創新企業「New Wave Foods」(NWF)的創始人之一米歇爾(Michelle Wolf),跟另外一位女性同伴多米尼克(Dominique Barnes)在2015年創辦了NWF,專注於研發和生產人造海鮮。

他們用蝦的主要食物紅藻作爲主要原料。然後從紅藻中提取植物蛋白,將它們打碎並混合,接近蝦的質感和營養成分。現代食品的混合、壓縮、蒸、膨化、拉絲等工藝,足以讓這些混合物達到跟蝦仁類似的紋理和質感。

驚!繼人造蝦之後,未來2年你喫到的魚都可能是人造的!

近日,又有消息稱,美國加利福利亞的生物技術初創公司 Finless Foods計劃在實驗室內研發並批量生產不需要經過屠宰的海鮮產品(比如藍鰭金槍魚,蝦)代替傳統捕撈和水產養殖,解決過度捕撈導致的全球環境問題。

Foods Finless 成立於2016年6月,創始人 Mike Selden 和 Brian Wyrwas 均有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背景。 生物科技孵化器 IndieBio 向該公司投資了25萬美元,換得了 8 %的股權。

Foods Finless 於今年 3月份開啓了在實驗室裏培育魚肉的計劃。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Mike Selden 表示:“我們已經擁有了穩定的魚細胞養殖技術,能夠成功地在生物反應器中讓魚細胞分裂,這是以往從未有人實現的。”

Finless Foods 公司即將推出的產品是實驗室培育的魚肉。 Finless Foods的研究人員考慮到市場上對藍鰭金槍魚(Bluefin Tuna)的需求量很大,所以決定先將生產對象定位爲這種魚肉。

驚!繼人造蝦之後,未來2年你喫到的魚都可能是人造的!

Finless Foods 的科學家採用的方法是用藍鰭金槍魚的細胞樣本來培育魚肉。Mike Selden表示,從理論上講,他們能用一個細胞(效率高的前提下)生產出一噸的魚肉。科學家們先提取細胞樣本,然後將其置於類似啤酒廠的滅菌環境,這些魚細胞在進入這種環境後會與蛋白質相結合然後迅速繁殖,整個繁殖過程持續數月。實驗室培育的魚產品主要爲魚肉,不包括魚頭和魚尾,而且,培育出的魚肉將不管在外表、質地和真實的魚肉無異。

Brian Wyrwas表示,他們在市場上推出的第一個產品將是魚肉醬( surimi)。他還表示,短期內他們將繼續推出像魚肉醬這樣更簡單的魚肉產品,經過 5到6年的時間纔會推出完整的系列魚肉製品,如金槍魚魚排,鯖魚魚片和 katsuo刺身。Finless Foods計劃在未來兩年讓這種實驗室培育的魚產品走進市場,供消費者購買。

Finless Foods將不侷限於美國市場。Mike Selden表示,他們已經在和亞洲的幾個潛在合作伙伴進行交涉,包括投資者,分銷商和物流公司。亞洲的魚類消費量大幅增長,尤其是中國對這一增長的貢獻很大。

相似的食品初創公司還有 New Wave ,但是該公司主要是以植物爲基礎來生產海鮮,目前已經成功用藻類油和豌豆蛋白成功培育了“清蒸蝦肉”,並已經在美國各大高校和飯店出售。

轉載聲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