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东芝发明NANDFlash,缔造了闪存世界。时至今日,手机、固态硬盘以及大部分数码设备当中依然使用NAND闪存来记录数据。

  闪存到底是如何实现存储数据功能的?断电后数据不丢失、写入前必须先擦除,这些闪存特性又是如何产生的?存储极客今天就带你探秘闪存的工作原理。

  闪存颗粒内有无数个闪存单元(Cell),它是记录数据的最小单元。下图是一个FG型闪存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从上到下分别是控制栅极(紫色)、阻挡氧化层(红色,绝缘层)、浮栅层(黑色)、隧道氧化层(褐色,绝缘层)、衬底(渐变灰)。此外还有蓝色的Source源极和Drain漏极。不懂半导体原理也不要紧,我们只需叫的上名字,后边的内容很简单。

  一个闪存单元必须先擦除才能写入新数据。擦除的过程就是在源极、衬底和漏极施加一个高电压(如20V),此时就会发生量子隧道效应,位于浮栅极当中的电子冲破隧道氧化层,从浮栅极中逃出。

  在漏极施加低电压(如1V),如果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电流,说明当前浮栅极中没有电子。和很多朋友想象中不太一样,擦除后的闪存单元表达的并不是0,而是1。

  接下来我们看数据如何写入到闪存。写入过程对于闪存单元来说就是编程(Program),在控制栅极施加一个高电压(如20V),在强电场的作用下产生量子隧道效应,电子冲破隧道氧化层进入到浮栅层当中。闪存不能覆盖写入,就是因为需要先通过擦除将浮栅层中电子清除出去。

  写入数据之后再发生读取时,浮栅极中有电子,传感器检测不到电流,返回结果是0。

  当然,上面介绍的仅仅是最简单的FG型SLC闪存单元,一个单元只表达了一个比特的数据。而当前手机以及固态硬盘当中使用的3D TLC闪存跟他们相比已经有很大的不同。随着制程微缩进入瓶颈期,隧道氧化层变薄会导致闪存擦写寿命下降,促成了闪存向3D工艺转换。下图为FG型闪存与东芝BiCS闪存的对比图,BiCS使用全新结构的Charge Trap单元,增强了写入寿命表现。

  今年问世的苹果iPhone XS/XS MAX以及当前在售的东芝原厂固态硬盘,均使用了64层堆叠的东芝BiCS三维闪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