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SUV在国内市场的全面火爆,口袋有点钱的又想去越野的人可以不用再去购买北京吉普或者二手切诺基,价格从十几万开始就能买到性能很不错的SUV。

  教授仔细想了下,发现在身边痴迷于越野的人好像全是一些中年人。

  在马路上教授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SUV后窗上贴着各种进藏的路线,这其中还有不少贴满越野e族等贴纸,部分进阶的则是能在这些车的尾箱门角落上也找到越野论坛的金属铭牌。

  但这些车中的绝大多数,连四条像样的越野轮胎都没有。他们和汽配城改装风格不同,车主都尽可能让自己的车保持几乎原厂的状态,甚至车里的皮革地毯、真皮座椅套都一应俱全,为的就是卖二手时能卖更多的钱。

  这些车的主人并不属于“农村杀马特”,却是那些有着稳定的事业和家庭,扎根在城市里的中年男人,那些贴纸仿佛是在无奈地告诉人们,“身未动,心已远”。无论人生的得意或者失意,越野似乎总能给中年男人一个释放情绪的出口。当人生的路程已经毫无冲劲或是在每天机械式的生活中找不到乐趣,越野成了最容易带来新鲜感的方式。它没有健身那般折磨自己的身体;也不像山地单车那样受到日晒雨淋;你所有的付出都可以在可控的范围内。

  其实当这些中年男人真的开始玩“越野”,他们的挑战就开始变味,不一定要翻山涉水,每次也不会去全力争第一。越野这词会变得像是老朋友聚会,只要一起吃过苦,一起陷过车,携手脱过困,一起看过沿途风景,那就够了。

  但教授发现玩越野的人多了,这件事似乎也变得不那么单纯,这也是“大人”的年龄段常有的事情。茫茫的越野车群里,开奔驰G级的永远嘲笑开铃木吉姆尼的,开合资的永远嘲笑开自主品牌的;如果不升高避震换上AT胎,大家就会觉得你不是同类。最可怕的就是不少人开始为了证明自己能力贸然去挑战那些未知的危险,而完全忘记对未知保持应有的尊重,以至于失败时把车子与面子都损失掉。

  最后说两句

  

  上个月教授有个“中年朋友”驾驶一辆日产途乐翻下沙山,几圈之后车体早就没了原来的模样,幸好人员只是擦伤。教授这次没给大家推荐SUV,也没说哪个厂商更适合越野,因为很多中年人经常误解这一点,总觉得利器在手,自然一马平川。大家总能被那些爬上库木塔格沙漠的沙山的广告所怂恿,也容易将自己替换成车里的主人公,幻想身处一样的场景。越野的迅速发展是好事,但也希望更多人能知道越野所为何事,不然那些自己想当然的神勇场景,最后只会成为各种笑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