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左撇子有個學名叫“左利者”,我們都知道大腦的左半球控制右手,右半球控制左手,因此,如果強制“改造”學齡早期的強左利者,即幾乎做所有的事情都是用左手,而且還有一定的家庭遺傳性的孩子,那麼他已經建立的大腦優勢半球就會被迫從右側換到左側,常常造成左右腦功能紊亂,比如原有的語言中樞混亂,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出現口吃、閱讀障礙,甚至智力發展遲滯等後果。我們常用的工具都是爲右手設計的,“左撇子”最初使用時當然不方便,自然就會顯得“笨拙”一些了。

你家是否也有一個小“左撇子”,你是不是也在猶豫到底要不要糾正他呢?那麼“左撇子”在生活中會遇到什麼問題?你該如何對待你家的小“左撇子”呢?

“左撇子”的科學稱呼是“左利手”或“左手優勢”。基本上,每個人的生活圈子中都能遇到。不做比較精細的測試,嬰兒顯現不出用手的偏向性,隨着身體的成長和大腦的發育,兩半腦功能進一步分化,一般在六七歲才表現出慣用手。在這之前,也就是幼兒期,正是“左撇子”潛移默化的形成期。

寶寶左撇子說明很聰明?用不用糾正?答案沒準和你想的不一樣

我的兒子多多已經5歲了。在我看來他的性格和行爲很奇怪,動作有些笨拙。比如,他從不願意和別人握手打招呼,自己永遠不能把手洗不乾淨,他剪出來的圖形總是不完整,每次喫飯他的左衣袖都會蘸上菜湯。我幾乎每天都要糾正他的這些“怪異”行爲,甚至想盡辦法幫他多做練習,讓他變得更靈巧。可他還是一天天重複着這樣的生活。

但是不久之前,幼兒園的老師發現多多“小祕密”,她們趁着遞給他玩具或者水果的時候,看他會用哪隻手來接。觀察結果是,左手的使用比例更高。多多可能是左撇子?這和他的怪異行爲有什麼關係?我把多多帶到了一個專門的左撇子研究機構,經過專家的證實,他確實是個左撇子。此時,我再把出現在多多身上的“怪異”行爲和左撇子聯繫上,就很容易找出問題的關鍵。原來是我的忽視造成了他行爲的“怪異”和動作的“笨拙”。

袖子掉進了番茄醬裏面……

多多有一個毛病,就是他的左袖子經常蹭上菜汁、飯粒,或者其它什麼東西。我總會因爲這件事情而訓斥他,可是卻從來沒有想到把他的水杯放到盤子左邊的位置,而不是像通常那樣,放在他的右手邊。如果我能夠幫他把水杯放對位置,左袖子“喫飯”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因爲它再也不用翻山越嶺才能夠到杯子了。

沒有輪子的汽車……

還有一個例子,多多喜歡剪報紙,比如雜誌上的飛機、汽車和動物圖片。但是,他總是不能把圖形剪得很完整,他積攢的汽車圖片,不是缺少一個車輪,就是丟了一個後視鏡。他辛辛苦苦剪下來的小動物,要麼沒有後腿,要麼沒有尾巴。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問題出在剪刀上。通常的剪刀,都是給使用右手的人設計的。它的刀刃是內側在上,外側在下,便於用力。而左撇子用起來,就很難真正使上力氣了。再有,這樣的剪刀還會讓左撇子很難看準圖形的邊緣,所以多多剪出來的東西,永遠像狗啃的一樣……如果我爲多多準備了左手專用剪刀,相信他會剪出最漂亮的圖形。

永遠洗不乾淨的手……

多多很長時間都不喜歡洗手,因爲他總是被水燙到。在我不理解的時候,我一直認爲這個孩子就是不愛乾淨,所以找各種藉口來不洗手。現在我才明白問題所在,我家的龍頭,左邊是熱水,右邊是冷水,所以多多會先伸出比較靈活的左右去擰龍頭,然後再用慢吞吞的右手去打開冷水。因此,他面前的龍頭,總會先吐出燙燙的水來欺負他。其實,對於左撇子而言,最合理的就是單柄的龍頭了,那樣無論哪邊冷、哪邊熱,只要把手柄放在中間位置,出來的就是溫水了。

他總是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打招呼……

我一直覺得多多是個不太禮貌的孩子,因爲在和親朋好友見面和道別的時候,他總是把手背在身後,不伸出來握一握。現在回想起來才明白,他總是會遇到和別人伸出同一側手的滑稽場面,而在他看來,這是一件比較沒面子的事情,所以他寧願不伸手。

現在我理解了多多“怪異”和“笨拙”的原因。自己也嘗試了一天左撇子的生活。這當中最大的挑戰,就是削土豆皮了,簡直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工作。如果和多多比起來,我顯得更“笨拙”,我真是後悔過去對他的訓斥。

在這之後,我開始進行一些改變。喫飯的時候,我會把餐具和杯子放在他左手的位置。我去左撇子用品專賣店給他買了左手用的剪刀。還特意請來水管工人,把家裏的龍頭全部換成單柄的。遇上歡迎和告別的時候,多多不再被要求去友好握手,而是代之以揮手致意。

寶寶左撇子說明很聰明?用不用糾正?答案沒準和你想的不一樣

全球大約有10%的人都是程度或多或少的“左撇子”,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都要面對這個專爲右手設計的世界。對孩子來說,他的左手優勢大概會在幾歲顯現出來,父母們到底要不要糾正呢?

也許你會覺得這10%的比例有點高,其實如果單以寫字的手來判斷一個人的用手習慣的話,那麼中國的左撇子比例一定遠遠低於其他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因爲我們小的時候,一旦出現一點兒用左手寫字的“苗頭”,幾乎都被老師和父母“糾正”了,不過隨着社會的進步和人們認識的提高,這種強制性的行爲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了。所以說用手習慣不僅是一個生物學上的現象,它還印刻着社會文化的痕跡。

要不要糾正左撇子?——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左撇子有個學名叫“左利者”,我們都知道大腦的左半球控制右手,右半球控制左手,因此,如果強制“改造”學齡早期的強左利者,即幾乎做所有的事情都是用左手,而且還有一定的家庭遺傳性的孩子,那麼他已經建立的大腦優勢半球就會被迫從右側換到左側,常常造成左右腦功能紊亂,比如原有的語言中樞混亂,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出現口吃、閱讀障礙,甚至智力發展遲滯等後果。而且美國哈佛醫學院曾經的一項試驗和調查顯示,強迫孩子改用右手的成功率僅有5%,其餘95%的孩子在心理上產生的陰影能影響其一生。不過如果利手的情況並不是十分清楚,只是存在着偏於一側的傾向,而非上述極端狀態的話,如果能改過來以適應社會上的習慣也未嘗不可。大多數國家,偏向於右利者的情況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就是了。

“左撇子”更笨拙嗎?

我們常用的工具都是爲右手設計的,“左撇子”最初使用時當然不方便,自然就會顯得“笨拙”一些了。生活中的“左撇子”在做事情時,開始他們無論是左手使用工具還是右手使用工具,都會顯得有些“笨拙”。例如,當他們學習使用剪刀製作手工作品時,由於剪刀都是爲右手設計的,“左撇子”用起來會很不方便,因此,很多時候,“左撇子”的手工會一塌糊塗。

“左撇子”更聰明嗎?

“左撇子”的節奏感強、空間平衡能力好、對色彩更敏感。“左撇子”的特性與人類大腦兩半球分工有關。人的左腦通常負責處理邏輯、詞彙、數字、線性、分析等活動,而右腦主管節奏、想像、色彩、空間感等。“左撇子”的特點在於,他們多用左手,這就使得他們的右腦很發達,或者說是由於右腦爲優勢半腦而慣用左手。因此“左撇子”的空間感較好,知覺較強。

“左撇子”會遇到什麼問題?

由於社會中的大多數人是“右撇子”,所以各種設施、工具和操作系統都是偏重於爲右手使用而設計的。有一些工具需要自左向右轉,這更適於右手,如擰螺絲、擰開關等。另一些,如剪刀等,完全是爲右手設計的,還有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車、摩托車、汽車等也幾乎都是爲右利手者設計的。所以“左撇子”在最初使用這些工具時多多少少會感到不習慣。

寶寶左撇子說明很聰明?用不用糾正?答案沒準和你想的不一樣

利手習慣何時顯現?——3~4歲

其實人的用手習慣不是從一生下來就很清楚的,而是隨着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確定的。父母們不妨做個追蹤測試:在孩子1歲左右的時候,把一塊積木放在他面前的正中間,讓他去抓,試過幾次後你就會發現他用左手和右手的頻率基本是一樣多的,沒有明顯的偏向。等到2歲左右時,你會發現他有一點傾向右邊了,當然如果較多得傾向左邊,就可能是左利了。不過,這也只是最初的萌芽。直到3~4歲的時候,我們一般就可以分辨他是喜歡用左手還是喜歡用右手了。也就是說只有到了這個時候,左利或右利纔有了明確的分化。除了利手,我們還有其他肢體運用上的偏好,比如腳和眼,踢球要是用左腳踢,或者瞄準時用左眼瞄,都被稱爲“利腳”和“利眼”。

左撇子比右撇子更聰明嗎?——各有優勢,揚長避短

歷史上確實能找出不少慣用左手的名人,因而不少人都持有這種觀點——左撇子更聰明。但是目前科學的研究還沒有證實這一點。從統計上來看,不論是在科學、藝術,還是在工程等方面爲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右利者還是多數,這符合人羣中左右利的分佈規律。而且不少機構都專門測量過左利和右利的智商,結果幾乎不謀而合:左右利手兒童的總智商並無顯著差異,僅在智力分佈上有所不同。比如,左利手孩子中,觀察力、想象力好的人所佔比例明顯高於右利手孩子,而右利手孩子中,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及語言流利性較好的人所佔比例也明顯高於左利手孩子;在特長愛好方面,左利手的孩子更擅長音樂、繪畫、外語,而且他們的運動反應速度要快一些,所以左利的運動員往往容易取得好成績。

如何知道你家的小孩子是不是左撇子?

你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不動聲色地觀察孩子的用手習慣:

●玩積木的時候,他會用哪隻手去取。

●你遞給他東西的時候,他通常用哪隻手接。

●卷一個紙卷給他當作望遠鏡,看看他會使用哪隻眼睛去看。

●踢球的時候,哪隻腳踢得更好。

●讓他把兩隻手交叉起來,看看哪隻手的拇指在上。

家有小“左撇子”怎麼辦?

不歧視。在任何情況下,家長都不能用“笨”“怪”等詞來批評“左撇子”孩子,不要讓孩子覺得使用左手是件羞恥的事,並使其明白怎樣做才比較恰當。

保護和幫助。在開始階段,左手孩子需要更多的幫助和支持,握筆、拿餐具、係扣子、撿東西等事情上,請盡最大努力體諒和幫助他們。

不強行糾正。 “左撇子”不是病,是一種正常的發育情況,不必採取強行措施給予糾正。若強迫“左撇子”兒童改用右手,使孩子已經建立的大腦優勢半球從右腦改爲左腦,可能造成原有的語言中樞混亂,出現口吃現象,也有的孩子唱歌走調,發音不準。至於個別家長採取強迫手段禁止孩子使用左手的方式,不僅可能會給孩子造成身體上的傷害,甚至會在他們的心理上產生影響。

配備相應的物品。在西方國家,家裏會爲左撇子成員準備好適當的左手用具,包括餐具、文具和工具。這顯示一個家庭內的互相尊重,也利於子女獨立人格的發展。有的學校裏也常備有適於左手的學習用具和體育用品,使左撇子學生和一般學生一樣方便使用。特別在幼兒園和小學教的手工課中,爲左撇子孩子配備左手用剪刀已成慣例。實際上,如果爲左手孩子配備相應的物品,他們也能夠和右手孩子畫同樣好看的畫,因此,如果孩子上了幼兒園,那麼你可以給孩子自帶一些工具,比如剪刀、勺等。

細心對待。爲左手孩子提供一些便利,你可以和幼兒園的老師溝通,讓老師把你的左手孩子安排在小餐桌的最左端用餐,這樣他就不至於和別的小朋友“打架”了。

最好訓練他同時會使用右手。我們不建議強行糾正孩子用左手的習慣,但爲了避免孩子在以後的社會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困難,父母訓練孩子在會使用左手的同時,也會使用右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