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魚大嘴

據環球網10月25日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此前一天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自11月4日是否停止從伊朗購買原油的問題時稱,中方一向反對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強調中方維護伊核協議有效性、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及中東和平穩定、維護多邊主義和國際規則的決心。

上個月24日,伊朗核問題外長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參與方包括中、法、英、德、俄羅斯、伊朗外長以及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參與了會議並發表聯合聲明,聲明中包含認可伊朗已全面有效履行核領域承諾、繼續履行伊核協議合作項目對伊朗解除制裁、保護對伊朗結算渠道使伊朗繼續出口石油產品等十二條內容。

除美國外,伊核協議參與方均表示將維護協議的有效性,並且將尋求新的合作方式對抗美國對伊朗的制裁。這說明美國的做法完全不得人心,它的做法不僅損害伊朗的利益,同時還損害了衆多與伊朗有經貿關係的國家利益。

石油是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已經融入到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沒有尋求到新的合適的替代能源之前,石油對世界各國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世界上的主要產油國就那麼幾個,其中伊朗的石油蘊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更是世界第三大原油出口國,來自伊朗的石油爲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按照美國的要求,各國得在11月4日前對伊朗的原油進口降至零,那將對世界經濟產生嚴重衝擊。

首先是油價將急劇上漲,從而加劇世界各國的通脹、增加人們的生活成本。受石油漲價影響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已表示無力控制物價上漲,他在演講中大肆抨擊美國的單邊主義做法;其次是不斷攀升的油價將提高企業成本,放緩工業發展速度;再次是中東地區將因伊朗被制裁陷入動盪,嚴重威脅世界和平。

唯一得利的是美國。近年來美國頁岩氣開採技術突飛猛進,美國從石油進口國變成了出口國。如果伊朗石油出口真的降爲零,世界油價必將成倍上漲,美國將因此賺得盆滿鉢滿,而他國卻將因此承受油價上漲帶來的惡果。

華春瑩的回應明明白白告訴美國,中國作爲負責任的大國,不會接受美國的任意擺佈。中方將繼續在國際法框架內同伊朗開展經貿合作,這也是確保中國自身利益的需要。這一場較量,伊朗並不是孤身作戰,背後還有與其休慼相關的俄羅斯、中國和歐盟等各方。

中方的表態無疑給伊朗喫下定心丸,而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能否奏效就得打一個問號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